概述
策略模式大概的意思是,把最公有的相同的方法放在父类中,将会变化的方法抽取成接口,并通过组合的方式放到父类中,子类根据需要实现不同的接口,当然,策略模式其实是一种很灵活的模式,实现方法很多样。
举个栗子
父类是“飞机类”,飞机统一的方法就是能飞,但是,有些飞机不仅能飞,还会水上漂,这时候可以设计一下,假设不适用策略模式,那么就会是这样子的
//父类
abstract class plane{
public void fly(){
System.out.println("fly......");
}
}
public interface swimming{
void swim();
}
public class plane1 extends plane implements swimming{
@Override
public void swim(){
System.out.println("1_swimming......");
}
}
public class plane2 extends plane{
//不会水上漂所以不用实现接口
}
这一看,发现好像还可以,有什么功能就抽出来当做接口,再对类进行实现即可,但是,这样会导致一种情况,如果已经有了很多类,而当中某一个接口需要做些改变,这时候改变的接口将会直接影响实现他们的类,导致的修改会有很多;如果后面我们还要添加其他的属性,比如走路walk,那我们需要添加一个新接口,并且以前的飞机都要从新实现一遍,完全违反了开闭原则
所以,这时候如果改成策略模式的思想,那么代码如下
//父类
abstract class plane{
public Swimming swim;
public void fly(){
System.out.println("fly......");
}
}
public interface Swimming{
void swim();
}
public class plane1 extends plane{
public plane1(){}
public plane1(Swimming swim){
this.swim = swim;
}
public void setSwim(Swimming swim){
this.swim = swim;
}
@Override
public void swim(){
if(this.swim != null)
swim.swim();
}
}
public class plane2 extends plane{
//不会水上漂所以不用实现接口
}
public class MySwim implements Swimming{
@Override
public void swim(){
System.out.println("my_swimming");
}
}
这样子就能解决以上的缺点,如果修改接口中的方法,只需要在修改实现该接口的功能类(即上面的MySwim类)即可;如果需要添加属性,那么添加接口并且在父类中加接口属性,对应实现类添加功能即可,有利于解耦和复用
策略模式的优缺点
策略模式的主要优点:
- 策略类之间可以自由切换,由于策略类实现自同一个抽象,所以他们之间可以自由切换。
- 易于扩展,增加一个新的策略对策略模式来说非常容易,基本上可以在不改变原有代码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 避免使用多重条件(if语句),如果不使用策略模式,对于所有的算法,必须通过条件判断来决定使用哪一种算法。
策略模式的主要缺点:
- 维护各个策略类会给开发带来额外开销。
- 必须对 客户端(调用者)暴露所有的策略类,因为使用哪种策略是由客户端来决定的,因此,客户端应该知道有什么策略,并且了解各种策略之间的区别,就这一点来说是有悖于迪米特法则的。
适用场景
- 几个类的主要逻辑相同,只在部分逻辑的算法和行为上稍有区别的情况。
- 有几种相似的行为,或者说算法,客户端需要动态地决定使用哪一种,那么可以使用策略模式,将这些算法封装起来供客户端调用。
一般来说,策略模式不会单独使用,跟模版方法模式、工厂模式等混合使用的情况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