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传
胡传,字铁花,又字守三,号钝夫,安徽绩溪人,著名学者胡适的父亲。
1887年,吴大澂转任广东巡抚,胡传作为吴大澂的幕僚,受吴大澂之命巡视海南。胡传在海南各地勘察的游记,由顾廷龙整理,于1934年9月发表在《禹贡半月刊》,解放后被收入广东民族研究所1985年5月编印的《黎族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第一辑,后收入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的《胡适文集》。
1887年,清朝光绪十三年农历十月廿一日至十一月廿二日,胡传用一个月时间游历了海南各地,他先从当时的海南省府驻地府城西门出发,向西行至临高、儋州,入那大,然后向南进入南丰,开始进入黎区,经红毛、凡阳(现在的番阳)、乐安(现在的抱由一带),穿过大案,到达崖县,再翻过南山、马岭,到达三亚,然后又到藤桥,最后停留在陵水。
胡传原定计划从陵水再入黎区,再从保亭到水满,然后到岭门,从屿岭门回府城。没想到胡传在陵水染上疟疾,被迫从海南东线大路北上直返府城,提前终止考察。
胡传的游历路线是民国时期黎汉交通的要道,胡传的详细记载,对我们今天有机会重走胡传路很有借鉴作用。
1887年,光绪十三年十月廿一日,胡传从琼州府驻地府城起程。
他从府城西门出发,走了五里地的地方名叫雨水村,该村以前是防海盗的驻兵处,营垒还在。胡传他们再往西走十里,有一个村叫西场村。现在的地图上找不到西场村,是否现在的秀英区的书场村呢?
胡传接着又沿海向西行,这个海是什么海?胡传说的不清楚,如果是到了海边,那应该是现在的澄迈了,又哪里有再向西的道理?胡传的意思是否说沿着海边的澄迈再向西方向走一段?接着胡传折返转向南行,离胡传说的海的地方十里有个村名叫长坡。现在离府城向西的叫长的地名有长流、长南村、长德村、长东村,究竟是哪个呢?
胡传对长坡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土山的山脊轮回环绕,土山上有层叠的许多火山石露出地表,它们的形状大小不等,石头都有孔而且形状是圆的。黎人拿这些火山岩石头垒成矮墙,联结成网络就像花的格子一样,然后黎人在网格中耕种。
土山的高处种植甘蔗与山芋,低洼处就种植水稻。胡传来到长坡时,晚稻己开始收割,他看到收获很多的稻谷。
胡传又看到路旁开始布置的谷种很多处,秧针刺出水面的地方有二处。胡传认为大概是海南水稻有三熟,四月种的水稻六月熟,七月种的水稻十月熟,十一月种的水稻来年春天三月熟。
胡传离开长坡又走十里地,这里的地名叫那柳村,该地位于高冈之上,土地肥沃而且深厚。
胡传离开那柳村继续向西走,地势平坦而且逐渐向低,全部都是水田。从这些水田地再走十里地,就到了龙山。
龙山的南面有长长的土山,山势自东向西。土山上遍地种植甘蔗。土山的北面有个村庄名叫拨云村,拨云村的北面是夏西村,琼山与澄迈以夏西村为分界线。有一条河从东向西流,可以乘小艇到达澄迈,这条河是现在的五源河吗?
二十二日,胡传从龙山雇船,渡过海北村然后向北方前进,又再转折向西方行走,路过坡长村,预记有十五里的水路里程,然后到达广德桥。
胡传下船登岸,这里已经过了澄迈县城有一里多地了。
胡传过了广德桥,然后向西行了十里,有个地方名叫雷公坡。雷公坡地理位置在高原的地方,向北可以望见大海,多而居位民才只有三家。
胡传接着再向西行,路过稍阳桥。
胡传从稍阳桥的高坡向上行走十里地的村子名叫多丰社。村里有居民约三十余家。
离开了多丰社,胡传又再向西方行二十里地,涉过那黎水。那黎水无桥有渡口,却无渡河的船夫,他们只能涉水过河。那黎水只有一户居民。
胡传接着又继续往两行,坡道非常平坦开阔,迤逦不绝不约二十里地。只有中间的几里地是沙土土山,其余都是红土地而且无人开垦。
胡传继续前进,一直到达青山,才见到居民。青山一个名称叫森山,一个名称叫福山,是一处市集。驻扎在海南的前方军营右侧哨所就驻扎在福山。
同一天,哨官李有明、郭云贵各带哨勇一同来到福山。兵营军官魏庆庭、总戎闻从澄迈绕远路到达金江,他俩为何要绕远道呢?常人都是抄近道,难道是黎情险恶吗?胡传没有解释。
他们俩本来是来与中营会合议论缉捕工作事宜的,由于绕道的原因还未到达中营。
廿三日,胡传从福山出发然后向西向走,大约十里地后就进入了临高地界。胡传又折返向南行,走了十里地,那个村叫那静铺。这个村的居民只有几家。
胡传继续走了十五里地,这个地方名叫松柏桥。
胡传又往前走了三里地,这个地方名叫多朗村。
胡传又再走十二里地,就抵达多文市。
胡传一路所过的地方都是荒坡,然而,自从那净以来的南边,山坡尤其平坦宽广,浅草中的地方,田垄宛然可以辨认,大概是已经开垦却又撂荒吧。多文市有生员名叫颜宗仪,胡传就借宿在他的家里,胡传询问颜宗仪学的专业,他只以叹息太贫穷来回答胡传,胡传又问他地方上的利弊之处,他就谦虚的说不知道。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