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心理咨询)十大理念之四
症状是强迫性重复的结果
接下来的几个理念就从心理咨询的微观或者是心理咨询的技术角度来看来。
先来看看两个名词,一是“强迫性”,是明知道不该这样想(做)却不得不这样想(做)。二是“重复”,就是不止一次,不断反复。很多强迫症患者明知道手是干净的,不应该再洗,却总是不断的去洗,因此痛苦。
强迫症是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
1、强迫观念:是认知障碍中的思维障碍的一种,所以又称为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观念或概念反复的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患者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解脱,但事实上,想摆脱又摆脱不了为此苦恼。它可以表现为强迫性回忆,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怀疑,强迫性对立观念,强迫观念常伴有强迫动作。
2、强迫动作:属于意志行为障碍,这类患者会做出违反本人意愿且反复出现的动作,例如强迫性洗手,强迫性的检查门锁是否关好,患者很清楚知道这些动动作完全没有必要并努力设法摆脱,但徒劳无益,为此感到非常痛苦。
比如:当一个人说我很自卑来求助,是因为他感到自卑又觉得自己不该自卑,这就形成冲突,也就是反强迫,形成症状。
强迫性重复由强迫和重复组成,所以只要破坏掉其中的一个部分,强迫性重复也就打破了,可以破坏强迫也可以破坏重复。
思考:求助者是为消除强迫而来,还是为消除重复而来呢?
回答:人都认为是为了消除强迫,其实不对。在多数情况下,求助者不能清晰的意识到自己处于强迫中,求助者主要是不想让自己的问题重复发生,比如一个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的患者,是想让我们帮助他解决的,是别再去检查这个重复性的动作。此时,心理咨询师该怎么做呢?用求助者的思维方式解决,求助者的思维一定是无效的,所以我们不去打破他的重复,而要在他的强迫上下功夫。
思考:那么怎么才能解决冲突呢?
强迫的本质是冲突,也就是明知不该如此,却又不得不如此,重复的结果是不得不如此。所以我们可以把“明知道不该如此”,改为“明知道该如此”,把不该变成应该。比如那个反复检查门锁的患者,让他知道,反复检查门锁是应该的,所以去反复检查没有什么错误,反复检查的行为依然如故,但内心的冲突消失了。
例1:一位女性(小王)害怕乘公交车(恐惧症)是不正常的,但是“有病的小王”害怕乘公交车是正常的。当小王认可自己是“有病的小王”后,认知上就接受了自己害怕乘公交车,对她来说害怕乘公交车是正常的,内心的冲突就减少了。接着进行“冲击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让有病的小王乘公交车,经过几次的乘坐,她坐公交车也不害怕了,打破强迫重复也就不存在了。
(补充)恐惧症:包括(一)对人的恐惧(二)对物的恐惧:猫、狗、刀子、绳子……(三)对空间的恐惧:封闭的空间(比如电梯)、空旷的地方、人密集的地方,
总结:一个有病的人接受自己的“症状”,内心就不冲突。这是第一步——认知理念,接受自己是有心理问题的人,接受自己是个“病人”。一切改变从接受开始,接受自己的症状,症状就会越厉害,(减多增少)。从缓解冲突来解决症状。第二步——行为,满贯疗法或冲击疗法,或者系统脱敏疗法。一旦内心冲突消失,强迫就不复存在,强迫不存在,强迫性的重复也就打破了,求助者的症状也就没有了问题也就解决了。案例提示:科学思路解决问题有三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位一体,哪一步最重要呢?多数人问题解决不了就是因为集中在“怎么办”上,其实最重要的,应该聚焦的是“是什么”,发现了“是什么”之后,知道了“是什么”,弄清楚“为什么”,接下来自然就知道“怎么办”。抑郁症者常认为自己应该高兴但却高兴不起来,这时可以告诉对方,你不开心是正常的,没必要拧巴,先接受下来。让求助者接受对他来说不高兴是正常的,有了接受也就有了改变(接受的同时就是改变)。
例1:小时候经常听一个故事《咕咚来了》:一个兔子中午睡觉,忽然湖中传来“咕咚”的声音,刚想去看个究竟,又听到“咕咚”一声,于是赶紧跑,边跑边喊:“快跑,咕咚来了,快逃呀!”别的动物们也跟着赶紧跑起来,队伍越来越大。岸上这阵骚乱,湖中的青蛙感到十分惊奇,它拦住了这群吓蒙了的伙伴们,问:“出了什么事?”大家七嘴八舌地形容“咕咚” 是个多么可怕的怪物。青蛙问:“谁见到了?”大家互相推,结果谁也没有亲眼看见。于是大家决定回去看看明白再说。回到湖边,又听见“咕咚”一声,仔细一看,原来是木瓜掉进水里发出的声音。
案例启示:凡事搞清楚“是什么”非常重要。你还没明白是什么的时候,你整天琢磨为什么,就会付诸行动。再做,也是南辕北辙。
例2:再看一个家长求助孩子不学习的问题。“你需要我帮助你解决你孩子的什么问题呢?”“孩子整天不学习”---(内心是冲突的,她觉得她的孩子是应该学习的,而她的孩子不学习,所以她冲突了)。第一步要帮她搞清楚,“她的孩子不学习,是什么?”--你的孩子今天不学习、昨天不学习、前天不学习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前天不学习在干什么?昨天不学习在干什么?今天不学习在干什么?要回过头来,到原点上来,看清楚“咕咚”是什么?“是什么”看不清楚,她就会对不学习重新定义了。
案例总结:“是什么”是专业人员对这事的判断诊断,超过对他的帮助。
本章总结:什么是症状?症状就来自强迫性重复。重复就是不止一次,我们要解决的,是头脑中的冲突。强迫,就是我知道自己不该这样,但是又不得不这样。或者说,看一个人的症状或者说看她问题的表现形式,头脑中,一个是强迫,一个是重复。当事人,只看到了重复,但是看不到冲突、拧巴。社会服务(心理咨询)十大理念之五
用求助者的思维方式解决求助者的问题,一定是无效的
这句话,来自爱因斯坦的名言:用造成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本身,是解决不了的。相当于一个有了心理问题的人,就像他一直往东走,你要帮他,你可以先让他止住,你可以让他往西,往南北,你要是跟着他往东,你比他病得还厉害。
核心蕴含:
(1)求助者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你用你的思维去帮他,你要知道,你需要你的想法和他不一样。你必须知道,他的想法是什么?说心理,要转过这个圈来。心理和道理是反的。
(2)有效是实现了目标。有效率的生活,就是目标明确。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管理,就是目标管理。
举例1:“缘木求鱼”。有心理问题的人,相当于在树上钓鱼。在树上钓鱼,当然钓不上来。症状来自强迫性重复。怎么帮他解决问题?心理助人。他在树上钓鱼,你路过,他叫你帮他,如果你脱了鞋上了树,那就是你的思维方式被趋同了,也就是被他催眠了。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从树上拉下来。最起码是让他停下来,但不能跟着上树。上树了,帮不了她,还害了你。在咨询过程中,为什么不轻易回答问题,就在这。
例2:一位咨询师,接待的,是一个强迫性思维,男性,30多,咨询师问,我能帮你什么?对方:也没什么。不作声,咨询师也不作声。求助者:1+1为什么等于2?我整天在想,为什么1+1等于2.他觉得他不应该这么想。咨询师,伸手演示。一直到8+8+、=16...进行不下去了...咨询师顺着下去了,他往东,你跟着往东,被求助者催眠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
明知道他是强迫性思维,症状是强迫性重复。最起码回答,不知道。嘴上可以不说出来,看着他不说话。这种情况下不能进行,学可以调侃,你问我为什么1+1等于2,1+1真的等于2吗?他可能会说,当然等于2.一滴水加一滴水,还是一滴水。只有在数上,1+1才等于2,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可能会是3口人。
案例启示:咨询师不能直接回答求助者提的问题,可以采取偷换概念等,跟求助者东拉西扯甚至胡说八道,目的就是让他不再想他那个病态的问题,那么引导就成功了。让他跟着你的思路走,用你的思维方式,解决他的问题。因为用他的思维解决他的问题,肯定是无效的。
例3:“祥林嫂式的诉说”及其治疗方法。(在现实生活中,一个问题通常是用这个问题的思维维持下来的。)祥林嫂似的人,我想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治疗“祥林嫂式的诉说”,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去除那些习惯于倾听“祥林嫂式诉说”的听众,而不是直接改变祥林嫂。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不回应,躲开,她就不说了,就止住了。解决了。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是伴随着挫折的。光靠好心,是帮她的心理成长不了的。
我们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差异才是有用的信息。
心理咨询的技术,很多是通过提问来实现的,那么应该怎样提问呢?或者说应该怎样来判断提问的有效性呢,答案是制造差异。只有差异,才是有用信息。有制造了差异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你能听到你原来不知道的东西,这才是让你进步的地方。
举例:一家三口来咨询说儿子上网成瘾的种种表现,每天要上网18个小时以上等等,夫妻带着孩子。妻子诉说,爸爸晃腿。母亲在抱怨,抱怨就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在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后,如果咨询师按照母亲所说的继续问下去或者去向孩子求证,等于认同了母亲所说的是真实的真实,而我们知道真实的真实不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是不能还原的,所以我们听到的只能是描述的真实,是从这位母亲的视角所看到的事实,这当然不是真实本身,那么该怎么问呢?一般要去问沉默不语的父亲,差异思维,问父亲,是这样吗,多数父亲会说也不都是这样。这个对妻子的否定,这个差异就是信息。找到差异,就找到了进入家庭的门。咨询过程中,工作就来自这些差异。--浑水摸鱼。这就是创造差异,和原来不一样。它的根在,先得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相当于找“是什么”。
同样问来访者有没有找过别的咨询师?别的咨询师是怎么帮你的?--别的咨询师采用的方法是无效的,要换条别的路。话很简单,但容易摔跟跟头,走不出来。也是差异化的解决思路。
差异的启示:在同一个事情上绝对不可能,两个人有着绝对相同的看法,或同一个问题去找到不同点,而这个不同点可能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思考:差异是制造出来的,还是它本身固有我们发现出来的?
思考面对这些问题该如何提问:孩子说我失眠了;女士说我抑郁了;我很焦虑。。。
本章总结:要是咨询师按照求助者思路走,说明你病得比求助者还厉害。我们在咨询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觉醒,不要轻易回答求助者的“问题”,必须对求助者所描述的“问题”(常常是些概念)保持高度警惕,解构而非进一步建构求助者的问题。如果与求助者思维方式相同,就是被求助者催眠,要仔细体会求助者“缘木求鱼”、“刻舟求剑”、“削足适履”、“买椟还珠”的思维方式,不能用求助者的方式解决他的问题,用新的思维方式解决求助者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得益于新的思维方式)
社会服务(心理咨询)十大理念之六
有效比正确更重要
1、有效指的是什么?有效是站在目标的角度上来看,实现就是有效,没有实现就是无效,目标在未来。而正确错误,这个标准是在过去形成的,角度是往过去看。
目标最重要的,大海上航行目标不明确,是不会有顺风的。当一个人说自己不顺的时候,咨询师要问对方想去哪里?心理层面没有正确错误之分。因此,有效比正确更重要。但是,医务工作者、教师,正确一定是比有效重要。护士打针必须按照正确流程操作;教师教学生必须三观正确。
2、心理层面看有效比正确更重要
例子:心理咨询中很多咨询是咨询孩子问题。多数是因为孩子成绩不好。成绩不好是现实问题,而不是心理问题。做个假设,孩子学习成绩是怎么不好的?分解一下。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学习成绩是由过程决定的,过程是由状态决定的,状态是由兴趣决定的。成绩三方关注——父母、老师、孩子;过程两方关注——老师、孩子;状态呢?只有孩子自己关注;兴趣呢?全关注,全就是无,全关注意味着都不关注。这就是可悲之处。兴趣是由什么决定呢?“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个孩子是因为喜欢这个老师,相信这个老师,爱上这个老师,才喜欢这门功课的。武断地下个结论,一个孩子不喜欢这门功课,就是不喜欢这个老师。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要关注兴趣、也不要关注过程,也不要关注状态,关注孩子怎么和老师有好的关系。把难变易,孩子和老师搞关系,很难。变被动为主动,让老师和孩子搞好关系,这就容易的多。想尽一切办法让老师和咱孩子搞好关系。这么多孩子,怎么会和你的孩子搞好关系?那如果是你,家长和老师搞好关系,就可以操作。这个做法是不对的,不正确的,拿不到桌面上的,但是家长做了之后,孩子成绩真的提高了,说明这是有效的。
所以有效比正确重要是很鲜活的,是有烟火气的,甚至是庸俗,但是是有效的。
3、有效就是实现目标
田忌赛马的寓意:三等马跟一等马;二等马对一三等马;一等马对二等马,如此,二比一赢了。资源没变,但是资源重新组合一下,就战无不胜。一个人内心的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平常头脑中什么东西干什么,“思维定势”了。其实是需要大脑开发的。学了社会心理服务,不是再给他另外的资源,而是开发他已有的资源,启发看如何重新组合。
社会服务(心理咨询)十大理念之七
具有爱因斯坦而不是牛顿的大脑。
牛顿的思维是三维空间,而爱因斯坦的思维是四维:三维+时间。时间使我们看到了变化。只要经过一定时间,什么都可以变化,一定不会是原来的样子。心理咨询师的头脑中一定要有时间意识,要坚信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只有变是不变的,
假若你走在门口,一不小心撞了门一下,额头鼓了个包,你如果不动,两三天以后就好了。如果你动不动拿手揉它,这个包会持续很久都不消退。孩子的问题,本身不是问题,随着时间是可以解决的。为什么存在?家长按时去“揉”,使得问题维持加重了。
1、启发来访者的观察
例如咨询师会在面对求助者的时候,问他,这一周以来有什么变化吗?来访者通常会回答还是老样子,也就是说什么都没变。并引导求助者让他看到变化,比如上次你来的时候是穿了一件红色的衣服,而这一次你的衣服变了,这是不是变化呢?然后是家中发生的小区内看到的,总之让来访者去细致主动的观察这些变化,让他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这样的前提下心理问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呢?
2、时间的作用:三时:过去、现在、未来。比如恐惧——痛苦的情绪体验,不好的事情正在发生;焦虑——痛苦的情绪体验,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抑郁——痛苦的情绪体验,不好事情已经发生。不是过去决定今天,今天决定未来,而是今天决定昨天,明天决定今天。如果一个孩子今天不学习,明天不学习,后天不学习,将来他因为某一个特长很成功,你就会发现他过去的不学习,不是缺点,而是优点。如果没那么成功,你就会说,他从小不爱学习。结果决定今天。比如说,很多女性会来咨询是离婚还是不离婚?这是法律问题,但我们能探讨,你离了会怎么样?你离了过的比现在好,就说明离的对。如果离了不如今天,那就不离。今天的学习,也是为了明天有更好的发展。。社会心理服务指向:积极、正向、阳光。
3、时间会给我们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
就好比过时的地图。手里拿着10年前的上海地图,现在绝大数地方找不到了。什么没变?地图没变,但是现实变了。头脑中固化的东西,不能随时间变化,很多问题就发生了。你用传统固有的解决新问题,就解决不了。问题出在哪儿?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例如婚姻咨询的案例中,常常有的女性认为,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可是这句词的出处是出于北宋时期秦观的一首诗,起来这也有900多年的历史了。如果你拿900年前的一句话,作为你现在的爱情观,是可悲呢?可叹?还是可怜呢?时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你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那就难怪“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你”。
思考:现在的婚恋观是怎样的呢?(恐怕是两情若是长久时,必须得黏黏糊糊吧)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几个词要深刻理解,它刻着我们民族的烙印,已经融进我们的集体无意识。思考刻舟求剑、缘木求鱼、削足适履、普罗克拉斯蒂(铁床匪)之床都是在说明什么?
20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