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星期三是每周一次的家访,家访路线安排是从近到远。这次家访的路线是学校周边,我决定这去周晶晶家家访,她家离学校很近,走路去她家七八分钟就到了,所以放学的时候打电话跟家长联系了。吃过晚饭就去他家,他爸爸在他家租的房楼下等我,到了他家。他爸爸说因为他是做木匠的,有技术,所以他可以请假出来一会儿,他家就是一间房子,里面放了两张床。一张床上放着课本和作业本,大概刚刚在写作业吧。我顺手拿起作业本看了看,晶晶拿走了:“我还没写完呢。”她指着旁边的作业说:“哥哥听说你来了就出去了,他也还没写完。这个是我和哥哥的床,我们写作业在自己的床上写。那边是爸爸妈妈的床”平常在学校比较腼腆,不大说话,很乖巧,今天到家了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也许是对老师的到来比较兴奋。
我和他爸爸谈了一些晶晶在学校的表现,顺便问了下这个房租应该很贵吧。他说也还行吧,我说你为什么不租一间那个旧民房的,虽然旧一点,但是会有几个房间,一家人生活方便一点。他说,在这里负担太重了,下个学期还是让他们回去吧,就不想搬家了,这个学期就这样混着过吧。唉!才出来读一个学期就又要回去当留守儿童。
一天放学后,坐第一趟校车的学生走了,坐第二趟的留在教室里,孩子喜欢围着老师聊天。妞妞说:“我爸说我不听话以后就让我睡地铺,我一脚就把我爸爸踢到地上了”。原来她家租的房子比晶晶家的还小。只能放一张床,床是上下结构的,上层放生活用品,下层孩子睡觉,大人睡地铺。
一学期家访快结束了,到住得较远的学生家访,校车一学期只去一次。所以,只要自己班上有学生在那一路的都会去。家访终点是菜地那次。一路上走访了两家,访第三家是到菜地。一进到菜地,清风徐来,,带着蔬菜的清香沁人心脾。菜地里昆虫们正在举行演唱会,虫鸣声、蛙叫声时而分角色唱,时而合唱,我们到达菜地时已经八点多了,他们的演唱会进入了高潮。萤火虫提着灯笼在菜地上飞来飞去,菜农头上带着矿灯在种菜秧苗。我抬头看看天上,星星们在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天上的星星、地上的萤火虫、菜农头上的矿灯是演唱会的背景。与城中的一幢幢鳞次节比的高楼大厦、工业园一排排整齐的厂房相比简直是世外桃源。我不敢贪图享受眼前的美景,误了时间赶不上校车是回不了家的。
老师们朝各自的学生家走去。我班的学生是江涛,刚到家门口就看见老大把炒好的菜端到桌上,一碗青菜,不用说是自家地里的,一碗豆腐。江涛看见老师来了,有点不好意思,一溜烟跑到菜地去叫爸爸妈妈回家吃饭。他是家中的老三,兄弟姐妹四个,两男两女,住的是自己搭建的两间棚子,四周用铁皮围着,屋顶盖石棉瓦。父母住一间兼餐厅,四个孩子住一间,中午应该热得像蒸笼。
我站在门口,他们的父母知道我要来一会就到家了。他们热情地招呼我进屋坐,我说在外面凉快点,他们说,是的,外面有风,我们坐在门口谈了江涛在学校和在家的表现,为了不耽误他们一家吃饭聊了五六分钟我就走了。
从江涛家出来,已经没心情欣赏迷人的夏日菜地景色了。正好碰到5年级的李老师,我们边聊边朝校车走去,她说,他刚进学生家,他们家正在吃饭,煮了一大锅青菜,盛了一个大碗放桌上,锅里还有,一家人吃饭就一个菜,家里5个孩子。佩服他们的父母,种菜很辛苦,还要打理5个孩子,孩子相隔一两岁一个。
种菜的都是外省的人到这里租地种植,有一些租本地人的旧房子住,比较宽敞。有些是自己搭的棚子,住的就非常狭窄。这一片菜地有一二十个学生到我们学校读书。外来工子弟享受不到义务教育,几个孩子上学,学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中国的多子多福的古老观念在菜农心里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