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童年才是能够治愈一生的童年呢?
我前两个月突然想到这样的问题。搜索之下才知道,4-12岁才算是童年。那4岁之前呢?大概只能算作幼儿吧。
是因为太小的时候没有什么深刻的记忆嘛?3岁之后才慢慢开始会记事,形成长久的记忆?(我不是很确定)
当初怀老大时,没有照过孕妇照,所以决定生最后一个时,怕错过再没有机会了,就跑去照了两套。有天小宝翻出来一张卡片的钱包照,刚好是怀她时的大肚照。她就好奇问我,是什么?我告诉她是她还在妈妈肚子里没出来时照的相片,留作纪念的。
肚子上贴了可爱的表情贴纸,还有个小皇冠,很是形象。她很容易便接受了这个回答。
今天她又拿起了卡片,我就问她,照片里的你在哪儿呢?她笑着告诉我:在肚子里。
自从孩子一天天长大,开始经历各种敏感期,十万个为什么……我似乎越来越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我的焦虑源于我对自己认知得不自信吧,害怕自己在引导教育她的道路上拖了她的后腿嘛,哈哈哈!
才过四周岁没多久时,幼儿园要迎来第一次升班,同班所有的孩子都是期待的。我家的宝贝是唯一一个抗拒,不愿意的。老师告诉我,她问过每个小朋友,大家都很高兴长大了,要升班了。可是到了想想的时候,她表现得很焦急:我不要,我不能升班,文老师和周老师会找不到我的,我不想离开草莓班的教室。
可能是老师提前跟孩子们说了好几次,有一天临睡前,她若有所思也不睡,我就问她:想什么呢?
她的回答,我当时一惊!
“妈妈,我在想问题,为什么要长大?”一个4岁的小脑袋瓜子,她问我这么深沉的问题。
我第一反应没想到她其实只是简单的不想升班,可是老师却说升班是因为宝贝们都长大了。我一开始回答她:“因为长大可以去更远的地方,看更多更美的风景,遇见更多可爱的人,做更多你想做的事情呀!”
瞬间她就着急了,“我不要,我都不要,我不想长大!”
然后就着急得要哭了T﹏T
我说:“好的,好的。别着急啊,不长大也没关系的,你不想长大的话,我们就暂时不用长大,等什么时候你想长大了,我们再长大,好不好?”
她还挺委屈得勉强同意了:好。
我说那你别想了,睡觉吧。过一会儿,我反应过来,这么小的孩子,不想长大应该也不会是太复杂的原因,是不是和幼儿园发生的事情有关系。我就又问了一句:宝贝,你不想长大是不是因为,你不想升班呀?
快睡着的她,迷迷糊糊回答了一声:嗯。
她的担心是因为她不了解升班的规则,她不知道升班,老师和同学都不会换,不会见不到好朋友和熟悉的老师的。她以为长大了,要升班可能意味着分开或者变动,如果是这样,她心里就挺难过,觉得接受不了。
想想是我见过的孩子里,少有的时刻提醒我要去上课,要去上学的,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兴趣班。
她总希望不会有放假似的,而且精力也很充沛。
本来作为家长,自己的孩子好学,上进,懂事,应该就很骄傲自豪吧。可为什么,我总害怕是因为我的情绪管理出了问题,才导致孩子有时候看起来懂事和小心翼翼呢?
前几天想想因为幼儿园活动,玩水时间太长有些感冒症状,不舒服。我在给她做了推拿之后,想亲亲她,被拒绝了。她说:你不要亲我,我不舒服了……
我说:是因为你害怕我亲你,会有病毒,也会不舒服嘛?
她回答:嗯,等我好了,可以亲我。
可见这么小的她其实也是懂得关心照顾我的呢。深感欣慰!
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成功升班的她,发现不仅老师同学都没变,而且最喜欢她的生活老师也回来了,她再不觉得长大是什么可怕的事情了。
说起来最初刚入园的小朋友都会或多或少出现对待分离以及面对新环境产生的焦虑而哭闹。那时候的想想没有在幼儿园得坐在位置上的意识,整日都自在地游走。
这所园区我最看好的就是孩子的行动自由,不会整天都呆在一间教室里,卫生间,食堂,卧室,多媒体厅,都是与教室独立分开的,天台上甚至有种植区,辣椒,西瓜应季的蔬菜,水果,孩子们会去观察采摘植物,非常棒。
为了让想想适应在位置上坐好培养定性,很长一段周期都是汪老师抱着她坐在腿上,一起玩玩具一起上课,午睡也是安顿好其他孩子之后,就陪着她一起午睡。
疫情之后暑假补课的这个学期,汪老师因为自己孩子的学业没去幼儿园,但时常会抽空去园里看看,虽然我从没有碰到过,可是我还是知道她有时候会因为想我家宝贝了,特意跑去看一看她。
所以新学期升班汪老师回来了,对想想来说她是最开心的。现在她会很骄傲地说: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需要帮助噢!
我不能很系统化地说清楚怎样去给予孩子能够治愈一生的童年。但我相信,作为家长一定都希望让自己的孩子拥有美好回忆的童年。
那至少给她提供好的环境,满满的爱,足够的安全感。最最重要的因素是母亲的陪伴,一个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稳定平和的母亲,与她牵手一同重新认知学习成长。提高并保证自己的认知和观念的正确才有可能言传身教。
学会整理调控自己情绪的同时,也引导着孩子去面对各种不同的情绪,允许并包容她所有的不良情绪,告诉她并不可怕,遇到任何事都不需要着急。
就算她需要发泄也没问题,那就先哭会闹会,帮她表达出来当下的感受,让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面对,你不是阻止她的情绪和实现想法的人,而是了解并且理解她当时的情绪和想法的。
等她不哭不闹了,再一起把事情说清楚,想要实现什么?有什么困难?一起去想办法完成。即使不是马上就能够完成的,也没有关系,告诉她因为哪些条件限制的原因,现在不能立刻实现,但是只要不着急,不急于当下非要如何不可,我们可以等合适的时机一起想办法解决困难,再去完成它。并且现在还可以保持着很期待的心情对不对!
在试图去这样引导的过程中,我得到孩子的反馈是。她如果因为自己的错误导致我生气,语气不好声音大。她会大胆主动地说:妈妈,你别凶我,好好说,以后我再不会这样做的。我也不想让你生气。
不论是不开心,生气,还是害怕,她都会第一时间先把自己的情绪说出来,而不是哭闹,如果哭闹八成是先着急了,害怕事情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当我能够知道她的感受时,就会和她沟通是什么情况导致了她的感受,再帮她分析,告诉她。
比如她说:我害怕妈妈会生气。很明显这个时候她是已经知道自己犯错误了,先鼓励她能够认识到什么事情这样做不对,已经非常棒了,但如果下一次如何做就更好。妈妈并没有生气,只是因为得先帮你收拾残局,会有点累有点烦;妈妈一般第一遍跟你说都不会有脾气的,但如果说很多遍肯定还是会不高兴的呀,所以我们要相互配合,做最好的朋友,你也要时刻提醒我,我还是最爱你了。
原则上消除掉孩子的担心,害怕和顾虑,让她踏实且有事可做,开开心心的就对了。丰富孩子的视听,用故事和阅读喂养她的精神世界,保持她的想象力,配合她演绎想象,也就给予了孩子需要的满足感。
写到这里,我自己也发现了,真正能够治愈一生的并不是童年,而是这个过程中赋予她的能力和力量。
拥有控制情绪的能力,和内心强大有爱的人,本来就不会轻易被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