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顾名思义就是有知识的青年。
而现在人们所说的知青是指文化革命后期从城市到农村、从学校到农村插队或返乡劳动的青年学生的称呼。
那时候,毛泽东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毛泽东的号召掀起了一个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劳动的高潮。
到异地插队劳动的叫插队知青,回到家乡劳动的叫返乡知青。我一九六九年农校毕业,没有分配工作回家劳动,就属返乡知青。按知青从那里来又分为北京知青、上海知青,西安知青,黄龙知青......等。来柏峪插队的大多是从北京来的,所以称为北京知青。
毛泽东离世,文化革命结束,知青返城。这些人到现在大都过了花甲之年,多数都已退休。他们在插队劳动的几年里,于当地的农民在共同的劳动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友谊,对当地的山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情感,这些人都把插队劳动的地方叫做第二故乡。
这些人退休后,告别了紧张的上班生活,有了充裕的时间。他们想到了于他们共同“战天斗地”过的乡下父老,想起了曾经使他们魂牵梦绕的乡村。他们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山乡牵线搭桥,帮助当地农民致富,做了好多事情。
北京知青杨志山1969年在柏峪乡五角树村插队劳动,他联络成立了“黄龙北京知识青年联谊会” ,几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柏峪的经济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昨天,在杨志山的联络下,北京爱心艺术团对柏峪群众慰问演出,我同在韩城居住的柏峪人一起回去观看。柏峪剧场装扮一新,横幅清晰,鲜花艳丽。节目很精彩,有京剧、歌唱、杂技、魔术等,始终洋溢着欢快、热烈、和谐、友好的气氛。到场群众好几百人,人们全神贯注,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县乡领导对杨志山以及“黄龙北京知识青年联谊会”所开展的工作予以充分的肯定。
为此我写诗一首赠与他:
北京知青
为柏峪北京知青返乡助农而作
当年领袖一挥手,
百万知青农村走。
贫下中农再教育,
广阔天地作为有。
昔日书生已白头,
城乡联络手牵手。
返乡感谢关爱情,
知恩图报谊永久。
文2012年6月7日作于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