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
《随园诗话》原文:
咏物已难,而和前人之韵则更难。近惟陈其年之和王新城《秋柳》,奇丽川方伯之和高青丘《梅花》,能不袭旧语,而自出新裁。陈云:
“尽日邮亭挽客衣,风流放诞是耶非?
将军营里年光晚,京兆街前信息稀。
愁黛忍令秋水见,柔条任与夜乌飞。
舞腰女伴如相忆,为报飘零愿已违。”
“鹅黄搓就便相怜,记得金城几树烟。
未到阿那先属鬏,任为抛掷也缠绵。
由来春好惟三月,待得花开又一年。
此日秋山太迢递,株株摇落画楼边。”又云:
“似尔陌头还拂地,有人楼上怕开箱。”俱妙。
方伯云:“枝头何处认轻痕,霜亦精神雪亦温。
一径晓风寻旧梦,半林寒月失孤村。
吟情欲镂冰为句,离恨难招玉作魂。
寄语溪桥桥上客,莫从香里误柴门。”
“点额谁教入汉宫,冻云合处路难通。
胧胧照去月疑落,瓣瓣擎来雪又空。
无梦不随流水去,有香只在此山中。
松间竹外谁知己,地老天荒玉一丛。”又云:
“珊珊仙骨谁能近,字与林家恐未真。”
“陇首只今春意薄,山中自昔故人稀。”其高淡之怀,梅花有知,当呼知己。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陈维崧出世,幼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的诗人、文学家。王士祯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王士祯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
奇丰额,字丽川,满族正白旗人,乾隆三十七年(1769年)进士,能文善诗,历任刑部主事、贵州按察使、江苏布政使等职,乾隆五十七年擢升为江苏巡抚。
方伯,春秋时期的古汉语词汇,出自《礼记·王制》,原指一方诸侯之长,后泛指地方长官。周初,“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即天子分封诸侯国,诸侯分封卿大夫之家。天子在所分封的诸侯国中,委任王室功臣、懿亲为诸侯之长,代表王室镇抚一方,称为“方伯”。汉以来之刺史﹐唐之采访使﹑观察使。明、清时用作对布政使的尊称。
高启,(1336~1373),明代诗人。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新裁,1、新的设计、筹划。多指诗文、工艺的构思。 唐贾岛《雪》诗:“强起吐巧词,委曲多新裁。” 清费经虞《定军山下村居》诗:“观物未能忘旧事,避人稍欲著新裁。”2、新体裁;新体例。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释通》:“何谓仍原题?诸史异同,各为品目,作者不为更定,自就新裁。”
本人翻译:
(因为本节多是诗句,不再翻译)
真老实人言:
把秋柳、冬梅都当人来看、当人来写,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置入于秋柳、冬梅之中,全诗局面为之一新,灵动之气扑面而来。纯写外相,须读者自悟,若读者无此经历或思想,不易合拍共鸣。内外兼写,可导引启发,当读者循路探得玄机恍然得悟,则必击节叹服。——作诗真秘方,传媳不传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