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一年级时的期末家长会上,一位同学的妈妈介绍自己的教育方法时提到她每天让孩子读经,我当时对此很好奇。从这位妈妈的言谈举止上能感觉到这位妈妈读了很多书。因为在那次家长会上我也介绍了《我为什么让孩子坚持学习钢琴》(见我的另一篇简书),所以和这位妈妈也就算是相识了。我后来要到了她的电话号码,在那次家长会后不久我单独约了这位妈妈一起吃饭聊天,想和她探讨关于孩子读书、教育方面的想法。
在一起聊天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她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开始就看了很多经典名著,同时还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的很多教育方法我是很赞同的,比如每周她会固定时间和孩子一起喝茶,让孩子在放松的情况下和她聊天,聊什么都行;她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亲子阅读;她不强迫孩子去上兴趣班,尽管她是学音乐的,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要求孩子开始学习音乐;她让孩子每天读经,她的孩子除了《易经》还没读以外,《论语》等都读了……
我和她专门聊了有关读经以及国学方面的话题。我发现她在国学方面造诣很深,四书五经上的内容可以说信手拈来,尤其是对南怀瑾等国学大师推崇备至。我问到她让孩子读经的缘由时,她说是首先是因为她喜欢,其次因为是国学的精髓人类思想的精华,所以她让孩子从小就开始读经。当然依她的国学造诣,给她的孩子讲国学应该是没有任何困难的。我问:四书五经成人理解起来都困难,这么小的孩子能理解吗?她说:没关系,让孩子每天读一读,先让她记住,等孩子大了慢慢会理解的。
在自然界,父母将自己擅长的本事教给子女是进化的规则,母狮将隐蔽、奔跑、猎杀的能力传承给幼师是天性,只有这样幼崽才能生存下去。但是进入人类社会以后,由于人类社会的多样性,这种传承模式是否还继续有效呢?
这几天在看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在书中凯萨有一句名言是我最喜欢的:“人无论是谁都无法看清现实中的一切,大多数人只希望看到他们想看到和想要的现实而已”。在子女教育方面我们何尝不是也只给孩子教我们认为对的东西呢?父母在某一方面有专长,则会希望子承父业;父母由于盲从,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会给孩子报这样那样的兴趣班,把孩子周末的时间占的满满的;在上个世纪《海底两万里》《十万个为什么》《木偶奇遇记》是当时的儿童读物,所以父母也买来让孩子读,可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查理九世》《哈利波特》恐怕更有吸引力;社会上流行国学读经,很多父母也赶紧让孩子去读经;父母不喜欢运动,所以周末也就不会带孩子去爬山或滑雪;父母不喜欢古典音乐,自然也就不会带孩子去听音乐会……
在18岁以前父母对孩子有监护权,但这个监护权被很多父母替换成了选择权,父母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而父母在替孩子做出选择时是依据自己的阅历、经历和视野。我个人觉得教育在某种角度来说,是个资源匹配的问题,只有将合适的资源配置到孩子兴趣和能力的兴奋点上,教育效果才能最大化,否则配置错误则有可能扼杀一个天才。我们父母所能够提供的资源很多是“我们想看到的或者是想要的”,而未必是孩子想要的。
由于父母替孩子做了太多的选择,所以父母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遇到的一个瓶颈,这个瓶颈其实就是父母本身的局限。
突破这个瓶颈的办法是做父母的要突破自身的局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多和周围的同龄人沟通,放眼看世界。
再回到最开头的读经问题上,其实我是一直反对让孩子读经的,甚至还专门写过一篇《我对于让孩子学习国学的看法》,但是这几日反思了有关学习国学的想法,倒是觉得如果做为父母本身很精通国学的话,让孩子早早的开始接触国学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此时父母有能力给孩子讲国学,而不是单纯的让孩子机械的去记忆,当然前提是孩子对国学有兴趣或者说父母有办法能把国学讲的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