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陪孩子拼积木和乐高,心里有挺多感悟。
对于一个积木作品,基座的部分最重要,基座稳固了、正确了,上面装饰的部分随心所欲的发挥,也不会糟糕到哪里去,还可以稳固的移动。上面安装的部分,如果错位了,或者不喜欢了,调整一下也很容易。
但如果基座没安好、没打牢,甚至出错了,上面装饰得再漂亮,也容易变形、垮塌、别扭,而且返工的代价很大,几乎整个作品拆了重来。
我想到了对于孩子的养育,什么是基座部分,什么是装饰部分。对于基座部分,恐怕不能放任孩子去形成,是父母需要花大力气去陪伴夯实的。
什么是孩子这个作品的基座部分呢?什么是一个生命的基座部分呢?
我想,最基座的应该是爱,安全,接纳,允许,看见,尊重,灵活;这个基座之上是习惯,作息、自理、学习、尊重等习惯;再之上是能力,自理、学习、表达、抗挫等能力;最上面是基座之上的装饰部分,学业、兴趣、人际、事业的外显。
我想,父母应该作用于下面的几层,给孩子打好生命之基;对于最上面一层,是孩子天性使然的生命之花,是可以完全跟随他的心意调整,甚至推倒重来的部分。
父母怎么作用于孩子生命之基的那几层呢?
最基座层,是人格层,需要的是父母人格的影响,如果父母的人格是健全的、灵活的、充满爱的,这样影响和养育出的孩子,这一层也是扎实的。父母人格之于孩子人格的影响可能是100%的。
对于习惯层,主要源于父母自身习惯的影响,也源于父母对习惯培养的重视。父母习惯之于孩子习惯的影响可能是70%,有意识的培养可能是30%。
对于能力层,需要父母有意识的培养,首先不破坏他本身有的能力,然后有意识的去培养他好好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能力。首先是活着的能力,照顾好自己衣食住行的能力;然后是活得更好的能力,学习技能、建立关系等,让自己活得更有选择的能力。
孩子的生命之花是怎么开出的呢?父母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对于最上面的生命之花层,只要生命的土壤是好的,开什么花,就看在一个什么合适的节气里,播下一颗什么种子,就会开出什么花、结出什么果。
虽然是否开花、结果还受天气、环境的影响,但土壤本身具备开出任何花朵的基础。
一个外在的机遇、一个内在的灵光乍现,都可能会长出一朵新的花,而且可能这茬儿开的和下一茬儿开的还不一样,开什么花,取决于那个时刻的外部机遇和内在渴望。
父母之于孩子生命之花的态度可能是:放手、接纳、相信、随遇而安、静待花开。
父母养育孩子,应该是对人格、习惯、能力这样的生命之基予以重视;至于开出什么样的生命之花,接受那时那刻的安排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