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妥协是爱还是不良习惯的开始?

昨天,又一次沦陷在孩子无休止的哭声和不断的说理中了。

以前说好不再给他买玩具的,他也答应了,可就是因为我问了一句“等你过生日的时候需要什么礼物呀?”

他就说他喜欢一个金箍棒,能不能买来给他当生日礼物,等他过生日的时候就不要了。因为有前一天的承诺在,所以我没有答应。

经过我俩将近半个小时的僵持,最后还是带着他上楼了。

我没有说服他不买,所以上楼后他还一直在哭。把自己关到房间哭,过了两三分钟他又出来在客厅哭,哭的那叫一个撕心裂肺。

最后,还是我受不住他的哭声,跑过去哄他。等我抱上他后,他就说,“如果你不给我买的话,我就会很伤心,伤心一整天,会伤心到连课也上不好,我已经被扣很多分了,如果我明天课上不好的话就又会被扣分,扣成负的怎么办,所以我才让你给我买,而且我买了,过生日的时候就不要生日礼物了。”

我就耐着性子给他讲,为什么不能买,虽然他的的玩具不贵,可是买什么都要节制等等。

一大堆话之后他还是不为所动,他还是想让我给他买。

这时候我意识到了,只能等他平静之后才能跟他说理,在他伤心的时候,你说什么都是没有作用的,即便你说的非常有道理,他的脑子里就一句话,妈妈给我买玩具。

这时候我不给他买玩具的心已经不再那么坚定了,只不过也不能轻易的就答应他给买。

随后和他做了约定,除非过节,不然平时是不能买玩具的,以后有什么需求不能用哭来解决,要和妈妈好好商量等等。不过据我估计,他是在答应,可是看他的表情就知道没有放在心上。

以前我总觉得,不断的妥协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并不好,遇到什么事情都妥协的话,以后孩子会养成不好的习惯,甚至会影响他以后的人生。

最后想想,还是自己太过焦虑,孩子现下表现出什么不太合时宜的想法、做法我就能想到他长大后的走向,这种意识其实是很可怕的,本来可能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只要和孩子说清楚就好,可是若想到以后,必然会产生焦虑情绪,自己的行动语言中都带有这种倾向的话,孩子很容易朝着自己想的方向去发展。

我们自己就是善良的人,教会孩子原则,教会他行事处世的方法,给他正确的价值观,他不会长歪。

长歪的孩子要么是价值观扭曲、要么就是缺少关爱,所以让我们怒火冲天的往往是焦虑。

妥协分种类,不是每一种妥协都会造成不好的结果,给足孩子爱的妥协只会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还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焦虑一切问题都不会是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