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到家已是将近八点,用了半个小时左右简简单单吃了个晚饭,稍微休息了几分钟后就坐到书桌前看起书来。
这个景象是三十天前的我不敢想像的,现在能坐到书桌前看书,往回想也是很多年以前的学生时代了吧!
改变真的不是个容易的事,刚开始的几天里心思总是牵挂在手机上,心里总是想着万一有人找我怎么办?万一错过了朋友圈最新的动态怎么办?万一……
人是个复杂的生物,总是觉得自己在别人的眼里很重要,但是我要告诉你:你就是想得太多了,其实你并非你所认为的那样不可或缺。
我为什么不再群聊?
我在昨天的文章《你们聊天吧,我去孤独一会》提到群聊大多是不相关的闲话,不外乎朋友、同学的感怀扯皮,看着就觉得社会越发的不稳定,比之鸡汤还要有害,在不该感怀的年纪回忆往昔,想想都觉得可怕;还有就是公司群的阿谀奉承,其精彩程度可谓无间道。
思想决定了行动,而太多的外因牵制了我们的行动,这时候专注的精神就显得弥足珍贵。当我们想要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之中就会形成一个想法,也就是有了个思想的主导,而往往在我们在这个主导的思想的指引下要采取行动的时,外界的干扰和牵制无时无刻在影响着思想的波动。比如这个时候微信来了条信息,条件反射般你下意识思考:这条信息是什么呢?会不会与我相关?我到底要不要打开呢?
就拿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手机静音就丢在一旁,我知道一定会有很多的信息在不断进来,但是我知道这些信息都是和我当前所做的事情是不相关的,所以不必去理会,也不用纠结该不该打开手机瞅一眼,相信我,如果真有十万火急的事会有人直接电话过来。
当你的专注力足够的时候,外界的干扰对你来说几乎是零影响的。当然,专注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本身做运营、做设计,专注几乎是工作当中的家常便饭,因此我是很清楚如果很容易就被外界的因素牵制,工作就很难展开。
今天听到办公室的一个阿姨说,我现在感觉离不开手机,手机不再手上就感觉心慌。其实这个心理和群聊一样都是有依赖性和满足感,转过头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当手机在手和打开群聊时你的内心感到异常的满足和不安的情绪消失殆尽?
三十天过去了,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三十天的点点滴滴,离开群聊的干扰,看书写作无时无刻不在深刻自我的思想,当指尖在键盘上敲下一个个字符,带给我的是一种群聊所无法带给我的精神愉悦。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记得在上一家的咨询公司学到一个很重还要的观点:全都做一个都做不好,做一个可以做好全部。
就如同《THE ONE》上所说的那样: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朱元璋征求学士朱升对他平定天下战略方针的意见,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里面就包含了专注的精神(我说的是包含哈)。现在很多人开始创业,一开始就做一大堆的业务,一问他们,几乎都是这样的回答:所有人都是我们的客户啊,我的产品谁都适合。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讲究的是取舍之道,正确地处理不相关,专注擅长的领域。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