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旅行焦虑症,一场旅行起码经历两次焦虑。
一次是出发前收拾行李和整理攻略,一次是出发后迷路找路再迷路。
不管攻略做得多完备,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不管行李收拾得多尽心,总会忘些什么或丢些什么。
到新地下飞机,迷路模式自动开启。坐错方向,错过末班车,等错地方,如果是步行,那更糟糕,凭直觉选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
某年去台湾,定了一家民宿,地点在新竹。在那以前我已经去过一次台湾,觉得交通状况已了解七八分。没料想第一站就出了问题,民宿说是在新竹,其实是在新竹底下的某个村里。台湾的交通只在几个大城市比较发达,底下的城市,哪怕是二线城市也不一定四通八达。公交车几十分钟才来一班,想要出行方便还得自己开车。
手里的攻略完全没用,问了好几个人都没听说过村名。直到我拦下了一位老阿姨,她开心地说:这地方可不好找啊,你今天运气好,我就是村里出来的。那里可没有高铁能到,你要去另外一个站坐小火车。
看我一脸懵逼的样子,阿姨中断了她的行程,陪我一直走到车站。
坐小火车到了一个陌生小站。四下无人,出站走了一公里,才找到一家小卖部。老奶奶带着孙子看店,那是一家不大的铺子,下午没有一个客人,为了省电没开灯,货架都隐在昏暗中。老奶奶惊讶我居然一个人拖着行李跑到偏僻的非旅游景区。
”你怎么不给民宿打电话?”
“忘开通国际漫游了。拨不出去。”
老奶奶用自家固定电话拨过去,让民宿主人过来接。那口气俨然是这一带的女王。
“什么?太远不过来?”
电话里周旋许久,民宿主人强调有事走不开,只是重申他们家地址,说坐巴士到哪个站会近些。我开始后悔第一站选了这么个犄角旮旯的住处,眼看太阳已经不在头顶,慢慢地偏过去,把路上的树影拉得更长了些。偶尔路过的大货车扬起尘沙,这儿真是什么都没有。
老奶奶说儿子媳妇都在上班,自己带孙子不能离店,“等媳妇下班带你去坐巴士,不过那还要多等好几个小时,到时候天就黑了。”
赶巧有两个客人走进店里,他们是大学生,正好放假在家,开着辆小破车来买零食。“要不,就拜托他们载你一程吧。”
大学生很热情地帮我把行李塞进后备箱,还告诉我一些附近的风土人情,但我要去的地方,他们表示从来没去过。
我在总站等大巴,没有站牌,只有一条寞落的长椅,长椅上方,贴着一张字迹潦草的时刻表。蹲在路口张望,生怕再次坐错,每一辆路过的车,都探头过去问是不是去某某方向。隔了将近一小时,终于等到一辆小巴,那车穿行在山间,开得摇摇晃晃,想起上学时坐的三蹦子,能一边踩着人行道一边踩着车行道,倾斜着逆行穿过人流。盘山道只容得下一辆车,山间的枝叶在两旁划拉着退去,车顶擦出咯咯的声响。下了站,还是荒无人烟的地方,只有一条小破街道,几户人家和两三条大狗。带着孩子的妇女和狗好奇地打量我,我倒退回去寻找民宿主人说的路口。沿着望不到头的山路走,一条小桥横跨大溪,过桥,半山腰只有一家饭店。老板说他正准备去接孩子,民宿倒是认识的,但在山上,走路恐怕难以到达。
他说:
“不介意的话,我先带你过去。”
我已经两腿生疼,思索片刻应道:“好啊。”
一路上坡,还是开了将近一刻钟,才抵达民宿门口。此时,太阳西斜,正在收拾最后几缕余晖,准备打卡下班。
到目的地,换了两趟火车,一趟巴士,搭了两段顺风车。
如果没有碰到村里出来的阿姨,好心的老奶奶,刚好放假的大学生,正要去接孩子的爸爸,以及如果没赶上那辆什么标志都没有的破小巴,好像就没可能在日落之时赶到山上的民宿了。中途有几次都想算了,在县城里另外定一家吧,无奈有个采访任务等着。
事先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么麻烦,旅行焦虑症还没来得及爆发,在各种担心和懊悔出现之前,走一段看一段,不知道怎么解决的,居然已经解决了。
有时候看别人做事也一样,一路上跌跌撞撞,看上去路径支离破碎,前程遥遥无期。最后你不知道他是怎么走过来的,但居然走着走着,发现他已经到达。
开始做事以前,总希望有一个详尽指南可以遵循,只要拿着地图就不用多费力气。可没有哪张地图和攻略是万无一失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是一直要面对的问题。我们的焦虑往往因为想减少意外发生,而意外却总在发生。
我喜欢去咖啡馆,在咖啡馆总能遇见困惑的人,一脸急切地寻找方法,听得多了,发现大多数话是相似的。
一种是幻想型。
其中一人起头:我有个朋友,谁谁谁,当年买房才花了多少钱,现在已经发了。
另外一人接话:你有胆子现在也可以炒啊,去贷款,咬咬牙买下来,才一千万嘛。
哦,那不敢的不敢的,现在房价这么高,买不起咯。
要么,谁谁谁,创业,做直播,或者做什么赶在风口上的事,已经发家了。我要是这么做,公司早上市了。不过现在很难,时机不对,又没本钱,不好做咯。穷啊穷死了。
一种是抱怨型。
老板怎么蠢,同事怎么讨厌,家里怎么不理解,这样的谈话尤其兴高采烈,能聊大半天,细节到位描述生动,兴起时还有角色扮演,比电视剧都不差。
一种是模式型。
谈恋爱了没有?生孩子了没有?生二胎了没有?孩子报培训班没有?啊,还单身?不要这么挑,要求太高了,条件好的留不住。
好像他们手里都拿着一份todo list,看到一个人就要在上面打勾划叉,评估一下分数。问这些问题完全是无意识的,只是有打分上瘾。仿佛上门抄水表一样,执拗地要知道每个水表的运营状况。他们对别人为什么无法完成的理由没有兴趣,不管你说什么,都准备好了标准答案。
聊一下午,消耗一杯咖啡,若干甜点,往往不了了之。没有落实到一项具体问题的具体措施上。想来我自己在谈话的时候,也不免说些有的没的,不是在懊悔以前事情没做好,就是幻想以后做好了会怎样。但真要想现在,马上,该做什么,就开始挠头了。到了买单时两个人才面面相觑:“嗯,今天聊了什么?好像没什么进展哇。”
而真正的解决之道,就像那场迷路一样,在来不及焦虑之前,先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专注找到走下去的方式,哪怕只是推进一点点。清醒地认知所要面对的是什么,不去管所有的想当然和假设。
今年夏天我刚学会游泳,说是刚学会也不对,其实五六年前就会。但一直突破不了深水区恐惧症,一游到水深超过身高的地方,就发慌往下沉,后来发展到一游到泳道中段就要停下来休息。头两年还觉得是技术不熟练或者体力有问题,过几年,看到几岁的孩子都从我身边嗖嗖漂过,只能总结说自己缺乏运动细胞了。
解决的方法居然出奇简单,我发现这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体力问题,只是遇到水深处,各种淹死挣扎的画面就在脑子里噗噗往外冒,手脚开始僵硬,我会拼命地把头抬出水面,一旦水快漫到鼻子就慌起来了。
换个姿势,把头扎到水面以下,当我想要尽量沉下去的时候,反而就浮起来了。游了五六年,今年终于能顺畅地来回游好几趟。
做事也一样,遇到困难拼命想要逃离,越陷越深。
把头埋进困难里,被全然淹没,嘿,并没有一直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