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小宝妈妈。
小宝姑娘芳龄2岁2个月,
两年多的日子除了带给我惊喜,也给了我关于成长的思考,
其中,感触颇深的是阅读——“亲子阅读”。
两年前的某一天,一个盛夏的傍晚,
我带小宝在小区里散步,她看到了楼房的窗户和嗡嗡作响的空调,她用自己能表达的“最丰富”的语言说道:“哦?哦?哦?”
她是在向我提问呀。
我平静地、象对待一个与我同龄的人一样,一字一句地告诉她:“你看到的是窗户、你看到的是空调”。
她明亮的眼眸和毫无掩饰的语气,至今都触动着我的内心,我无法描述她当时的眼神里包含了什么、她的语气里包含了什么?
那是一个幼小的生命第一次对外界事物用自己的方式提出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主动的寻找答案。
那个时候,她七个月,也就是那个时候,我们正式开启了阅读之旅。
时至今日,历经近两年的时间,我和小宝一起读过了300多本书,我深深体会到了阅读的力量----
从常识认知到行为习惯,再到情绪的认识和表达,幼小的她都能够用故事中的角色,演绎自己的小生活。
那么,亲子阅读,
读什么?怎么读?
读出什么?收获什么?
其实,阅读是有魔法的,
关于阅读魔法,我总结为5个模式:
1、 认图指物
在我们开启阅读之旅的路上,指图认物是我们的第一步,从单纯的认知版读物开始选择,涉及孩子生活中常见事和物的绘本都可以选择。
从这一时期开始,对于绘本,我就是认真挑选的:写实物体的绘本便于孩子辨认,其中事和物分类明确,不重复、不混乱,大小合适,孩子拿得动、翻得开,比如《宝宝的世界》。
在这期间,我们还引入了《宝贝,知道我有多爱你》和《彩虹色的花》,它们色彩明快,适合孩子的视觉敏感期,其中每一个故事角色都单一,便于孩子认识。
这个阶段,不用思考孩子适合什么、喜欢什么,只要符合色彩丰富、不过于抽象、角色单一的绘本都可以拿来看,我说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主,再配以简单的阅读文字。
2、 照本宣科
在孩子能有个三五分钟的时间安静下来听我们说点什么的时候,就可以进入照本宣科阶段了。
小宝是从8个月开始的,当我平时说些什么的时候,她就会特别执着的看着我、听我说,就像需要吃奶那么认真和迫切,于是我开始拿起书读了起来,不解释,只读文字,声情并茂地读。
这是一个语言输入的重要阶段,大量的声音、语调,以及陌生的文字组成的语言,是她吸收、归纳、内化的过程,除了《宝贝,知道我有多爱你》、《彩虹色的花》等有色彩的绘本,就是《我的连衣裙》、《当我安静下来》、《你看你看月亮的脸》等,可以读出情节,读出情感。
所以,小宝在10个月开始说话时,一说就是短句,没有重叠词也没有我们各自听不懂的苦恼。
观察我们的孩子,看到她每个阶段的敏感期,才是阅读的关键。
其实,这个照本宣科读书的阶段跟月龄和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跟阅读基础有关系,前面引起了孩子对书的兴趣,她能偶尔能坐下来几分钟了,就可以开始了。
3、 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阶段是开始之后便一直贯穿始终的,从孩子发出声音、牙牙学语就可以开始了。
在照本宣科念书的基础上加以延伸,在孩子注意力范围之内,稍加组织,并且留出时间提出问题,跟孩子一起自问自答,即使她的注意力仍然只有那么几分钟,只要她有意哼哼哈哈点什么,就给她机会。
这个阶段,我们又拿起了从4个月开始读的认知书和过渡绘本《彩虹色的花》等,再加上《小鸡球球》、《阿波林的小世界系列》、《情景游戏绘本系列》、《爸爸,我要月亮》等社交启蒙和情感故事类型的书,描述的都是贴近孩子生活的小情节,再稍稍加一点篇幅和难度就好。
小宝是10个月以后开始看这些,一直看到现在她仍然挚爱,经常用来表演。
4、 思维导读
思维导读阶段,是与前面的几种阅读方式并行的,因为孩子有了自己的喜好和选择,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书、不同的种类进行不同的阅读方式,当然,要有意识的培养她从书中发现自己的小世界。
最简单的思维导读的方式就是提出问题,当然是假装的问题,是孩子已经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让她来找出答案或者讲出来,这是一个提升孩子兴趣、建立自信、敞开心扉表达的好时机。
千万别真的提难题考考她啊,考迷糊了就弄巧成拙了,我们只是为了快乐,为了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而阅读,她如果真的不感兴趣、不知道或者不喜欢你的方式,那就再等一等吧,继续回到“照本宣科”和“看图说话”就好。
5、 自编自演
自编自演环节是孩子最快乐、最沉醉、最执着的美好时光,随时随地,她会把有限的绘本内容融入到她的生活中,这也是阅读带来的收获。
我们可以一起把从小到大的任何一本书随便翻开来,听听她怎么重新认识一本过去的书,她会把自己的情绪用书中的角色表达出来,她会给自己冠以新的角色,并且会安排爸爸妈妈的角色,跟她一起进入故事中......
还有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方式,这都是阅读的过程。这个阶段也是大量引入新书的时候,因为孩子的接受能力和想象力还有旺盛的精力需要我们选择更适合的绘本,来开启她智慧的大门,只要能够读到的内容,都会变成她的内心世界,演绎自己。
总之,打开阅读的方式,是我们开始的独自“表演”,到后来孩子的加入,并且这几个阶段都是应该贯穿始终的。
不应该因为孩子太小坐不住,而失去耐心;不应该因为照本宣科而觉得枯燥无味;不应该因为看图说话而急不可待;不应该因为思维导读而急功近利;不应该因为自编自演而放手,最后这一步,别放手,更长时间的坚持和陪伴才是阅读的意义。
打开阅读,就是打开孩子的内心世界,现在我们培养读书的习惯,以后,我们更愿意一起从各个阶段的阅读中交流内心,从阅读中了解彼此,从阅读中探讨人生。
她以后读什么书,读多少书,我们都能心照不宣,我们都能够从所读书中看到彼此的情感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