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领了任务,开始复习有关“共情”的知识点。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的能力。其包含三层含义:
1、求助者通过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的能力;
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与其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深刻理解求助者的心理和具体问题的实质;
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传达给对方,表达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体验和所面临问题的理解,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在家庭关系中,我们可以把“咨询师”替换成“父母”,把“求助者”替换成“孩子”。
好,问题来了——
具备共情能力的家长,他(她)不会成为我们的求助者,成为我们的学员,而能成为我们的求助者,我们学员的人,基本上都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
而咨询师,如何帮助他们去培养、发展“共情”能力呢?
如果咨询师,本身也是不具备共情能力的人,或者是理论上知道自己需要具备共情能力,但实际上共情能力很有限的人,怎么办呢?
翻了翻教科书,4页半的“共情”内容,通篇都是“要”、“应该”,却没有一句具体的指导。
这不就是家长日常的困惑吗?
针对书上的具体案例的学习,我知道我这样做是错的,我也(理论上)知道正确的做法。但是,现实中我遇到的不是教科书上的问题啊?我的孩子也不是教科书上的反应啊?
那我到底应该怎么做?
如果不知道,那就什么都不做。
如果非要做,那就做好会错误的心理准备,并且是长期的持续的犯错并改正的过程。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可以指导你的人,在指导下减少错误的频率。
亲身验证,有效。
哪怕不指导,信,跟随,也是好办法。
至于有什么速成的方法吗?
如果有速成的方法,我早就拿诺贝尔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