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本书以一个智能机器人的视角,讲述从1956 年(这是史学家公认的、智能机器研究的漫长冒险旅程开始的年份)到 2040 年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这种奇特关系的历史:
人类怎样通过不断探索而设想出人工智能;人类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工智能并把它输入早期计算机;在遭遇瓶颈时,人类怎样另辟蹊径;人类怎样重新提起兴趣要将人工智能发展成新兴科学;人工智能怎样在一个超联网的世界中作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而为人接受;人工智能怎样在我们原以为机器力所不及的领域切切实实替代了人类智能;人工智能怎样改变势力平衡,把人类带入新型的冲突之中。到最后,就是那个避无可避的结局了。
人类面对的威胁各种各样
人类历史中常有世界即将终结的预言,一类是神灭论,如世界末日、地震、海啸、干旱、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的暴发,而引起这些灾害的原因则是由世风日下、悖逆疏远道德所引发的天神之怒。另一类是无知而残暴的新来者摧毁了旧世界,古代的阿提拉,近代的希特勒等。在20世纪中叶将至之时,一个新的威胁出现了:科学的威胁,主要是原子弹。
在当代,人类面对的威胁主要是人工智能,即机器人。
人工智能先驱:艾伦·图灵
剑桥大学的数学家艾伦·图灵是爱因斯坦的崇拜者。1938 年,他应征进入英国国家机构,负责破解其他国家的通信密码。1941年,图灵成功破译德国潜艇的电文。据历史学家们估计,图灵和他的青年数学家团队至少使战争在欧洲战场上缩短了两年。
图灵在美国时提出“智能机器”:“我感兴趣的并不是制造出一个强大的大脑。我追求的只是一个平庸的大脑,类似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总裁的大脑那样!”图灵认为,机器可以模拟棋手的思路,仿造出一种接近人类智慧的“决策树”。图灵认为,他的机器毫无疑问有能力在大量活动中代替人脑。图灵在1950 年提出著名的模仿“测试”。
人工智能的起点:特茅斯研讨会
1956年8月,达特茅斯学院29岁的教师约翰·麦卡锡他的三位同事、也是著名科学家——29岁的马文·明斯基,哈佛大学的神经网络专家;35岁的纳撒尼尔·罗切斯特,雷达和计算机专家,参与设计了IBM 公司的第一台计算机IBM 701;39岁的克劳德·香农,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热衷于研究“学习机器”,还创立了计算机科学最早的数学理论——一起给同行们写了邀请信,到达特茅斯学院聚会。
麦卡锡在邀请信中首次使用“人工智能”一词来明确表达他的想法:“既然我们现在已经能够相当确切地描述学习机制以及人类智慧的其他方面,那么我们就应该有能力研制出一种可以模拟人类智慧的机器,赋予这种机器以语言,使其能够形成概念和抽象思维,并且能够解决现在只有人类才有能力处理的问题。”
特茅斯研讨会提出将来人工智能研究的基础:机器的学习能力,它们对语言的掌握,对复杂决策树的再现,对随机逻辑的理解,因而被视为人工智能的创始活动。不过,想到终有一天机器有可能代替人类履行运算以外的职能,这在当时还是很多人不敢逾越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