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煞有介事地在豆瓣买了本电影日历,元旦那天很有仪式感地翻开、摆好,暗下决心今年要看够200部电影、30本书,写50篇文……大概是每一年的打开方式,明知是flag还要狂立。今年是为了完成去年定下的前年没完成的目标,自嘲过后继续用尽全力证明自己存活。
日历的第一页选的是《余生的第一天》,一部法国电影,亲情类的题材,我对这种“陈词滥调”似乎很受落,在电脑前哭得稀里哗啦,独自生活的第六个月,或说是所谓的触景生情。
喜欢这部电影编年史式的叙事手法,年份、日子、恰如其分的小标题;喜欢其诠释死亡的方式,没有生不如死,没有痛哭流涕,只有默哀与接受;喜欢家人间的关怀与冲突,亲情大抵如此,打过、骂过、互相伤害过,其实在用自己的方式爱对方;在意,却欲言又止。
没有成年后搬出去住的哥哥,没有抽烟滥交沉迷摇滚的叛逆期,没有不惑之年上大学的母亲,没有背着母亲给自己点烟的父亲,却越看越有共鸣。
和电影中早早离家的长兄大概有些相似,家里足够大,硬要一个人搬到别的城市睡小房子;安顿下来后,很快有了自己的生活,厌烦母亲每天循环反复关于吃喝拉撒睡的问候,也曾说过“别再打来”的话。母亲对我牵肠挂肚,我总把这一切当作负担,抱怨她不懂得放手,不懂得另寻寄托。
无勇无谋的我去年浪费了几个月才下定决心来广州独自生活,也不是什么陌生的城市了,大学都呆好几年了,但我还是思前想后、顾虑重重。我向来不是敢做敢为之辈,每个第一步都犹豫不决,想着n种“万一”;我向往未知,我说我想环游世界,真的没有在开玩笑,这样的矛盾用一句广东话说便是“又要威,又要戴头盔”。
收拾行李离开那天,母亲喊着要拍照,我死活不肯,又不是什么开心的日子,有什么好拍的,最后没有拍成,就这样离开了。现在回想觉得既可惜又愧疚,这样的时刻是母亲在乎的,而我当时只在乎我自己的感受,或说一直以来,我都是只在乎我自己。
习惯了家人的存在,但亲情,并非理所当然。我们都会长大,都会离开家,岁月蹉跎,世事无常,谁能料到是否会有那一天,普通的家常便饭成为难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放声笑只存在于回忆。
这部电影大概是每个家庭的缩影,我们都曾叛逆,都曾渴望挣脱父母的管束,都曾对偷看自己日记的母亲嘶吼“我一辈子也不会原谅你”,都曾在饭桌上赌气……去年有部剧集叫《我们这一天》,同样是一家五口的设定,同样讲到父亲的死亡,同样地,真挚、平实、细腻、感人,不知道是否和十年前的这部电影有关联。
PS 也许是幽默,也许是中西差异,当母亲偷看女儿日记本发现她的过去与现状如此不堪时,不是不顾一切地去过问伤痕累累的女儿,反而很在意女儿说自己年老色衰,风采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