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2016年7月8日)通过了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比我想象的容易,结合上一期逻辑思维王煜全代班讲的人工智能话题,讲一下我的思考。
学习考试过程
这个考试不是为了拿证,报名的起因是我之前分析自己的能力缺口,财务知识是一个大项,得尽早学起来。但是近期要学的东西太多,为了怕自己把财务学习耽搁了,就赶在6月底报了这个考试,算是设了一个deadline。
当然还是提前做了调研的,在知乎上查了一下,几个认真回复的回答者基本上都是通过7~20天的学习通过了这个考试。我估算了一下,6月26日报名到7月8日考试中间隔了11天,学习时间应该够,就买好三本教材准备开始复习。
时间安排总是“计划没有变化快”,中间因为各种工作影响,从7月2日才正式开始复习,到7月6日为止每日学习约4小时,晚上的时间还是边看环法直播边学习。
到7月6日晚只学完一门《会计基础》,还有两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电算化》没开始学,7月7日用了约8小时通读一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并做完课后习题,凌晨又用了约2小时翻阅《会计电算化》并做了一套模拟题。
今天上午参加考试,没有遇到想象中的尴尬场景,最终的成绩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62分,《会计基础》78分,《会计电算化》85分,顺利通过考试,算是从lv.0升级到lv.1了。
overqualified、认知迭代
上一期罗辑思维是王煜全给罗振宇代班,主题是“人工智能:乐观悲观都是错的”,听完这一期之后我就在“得到”上订阅了全年的“前哨·王煜全”。
这一期节目里他提到了“1000小时理论”。过去我们说“10000小时理论”,但是通过现实中的观察,很多新技能的学习并不需要这么长时间。结合我们接受的教育来看,目前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普遍都是overqualified的人。从学校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之后,通常个人90%的储备知识都是工作岗位用不到的。
那从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远超过实际需求的教育方式究竟意义何在? 在于给个人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这基础能够让一个人在接触新知识、新技能时不再需要花费10000小时时间去学习,而只需要十分之一的时间,在原有知识体系基础上进行补充学习即可。
我分析这次学习时间紧张,但考试结果比预想的结果好,有三个主要原因:1、去年学习过清华的MOOC课程《财务分析与决策》,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2、本身是工科教育背景,涉及数字、逻辑分析类的内容基本是理解即掌握;3、本身工作中就要对公司财务报表做分析,虽然没有系统学习,但是对实务有一点了解基础。
所以这次密集学习对我来说是财务知识认知迭代的过程,从原来的零散财务知识变成有体系的初级财务分析能力,为后续的自我财商教育打基础。
通识教育
最近越来越了解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通识”是一切后续学习的基础,决定了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的瓶颈所在。而王煜全对人工智能后续发展方向的推断,我完全认同。
那就是随着机器智能的发展,未来人将从大量的日常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由此给每个人节省的大量时间,将带来两极分化。保持自我学习、将时间用于自我升级的人,在未来将越来越优秀;而将这些时间纯粹用于娱乐的人将被越落越远。
我经历的大学教育,在通识教育上是有缺失的,而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绝大部分人,都明显跟我有同样的问题。笑来正在“新生大学”社群中搭建的通识教育体系,目前已在完善“写作”和“语言学习”的教育体系,我期待着积极投入其中,尽快完善自己的通识教育,持续累积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的复利。
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于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之多,历史之久,文教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为因缘与依倚之理,此则所谓通也。——梅贻琦《大学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