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自己周围相熟的几对跨国夫妻,发现夫妻相处得各有特色。我总结出了几个模式。
A夫妻——国王公主模式
妻子是中国人,小鸟依人。丈夫帅哥一枚,聪明能干。家里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丈夫安排的,两个人怎么度假,买什么样的房子,装修买家具,样样妥帖。
丈夫还特别有心,经常制造惊喜,不经意间地就送礼物,都是公主曾经不经意间提到过的。
我们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时,丈夫还会打来电话询问公主在哪里啊,今天好吗?直接撒高级狗粮。
当然,公主可并不是依附丈夫的人,咱中国人用得着靠别人吗?公主自己有工作有收入,家里能掌财权,在单位上干得数一数二。老板想让她当个头头儿,她不乐意,因为他夫妻俩需要到丹麦度假看演出什么的,要的是时间上的自由。
丈夫虽然特别能干,但是,很会制造家庭气氛,比如,公主跟我们说,丈夫常常幽默说笑,惹得公主笑到肚子疼。
B夫妻——温柔乡型
妻子是菲律宾人,丈夫也是帅哥。我观察的,她很顺着丈夫,丈夫也很做主。但是,丈夫不是那种仗势欺人的男人。他对妻子很温和。当初他的妻子刚来我们这里时,我们聚在一起吃饭,妻子在公共场合还有点害羞,丈夫就温柔地鼓励妻子多说话,多拿点菜,或者就亲自端到妻子面前。
听说,他俩在菲律宾投资买了土地盖了房子,妻子娘家人做了地主,管着这些资产。
根据我这几年的观察,比起刚来的时候,妻子跟我们说话的时候已经是越来越自信大方了。
C夫妻——队友型
正是我自己这一出。
之所以想起夫妻相处模式这个概念来,就是因为我有时跟老艾说起A夫妻怎么怎么甜蜜,B夫妻怎么怎么样相处,我就问老艾,你怎么形容咱俩的相处呢?老艾说,咱俩是a team。我俩就这样,成了队友。
这事弄得。说好的爱呢?说好的情呢?怎么我就混成了队友了?
可是,要是真的分析,我俩真是队友。
每天早晨俩人互相必问:你今天怎么安排?简直就是开晨会的节奏。
老艾说我们是a team时,给的理由是,我俩互补。比如,他不擅长跟人打交道,我正好不畏惧跟人说话;我不愿意听吸尘器的声音,他正好就是愿意用吸尘器扫地;买东西一大堆东西结帐时,我基本上能心算出价格来(因为这里的收款人经常算错帐,这个能力是很有用的)——不会心算还敢说是中国人?老艾你虽然是数学教师,但是要论心算,比不上我这个学中文的。
可怜我没有公主命,可怜老艾没摊上温顺的。老艾强调过好几次“你知道我是喜欢瘦子的”,可是我还是越来越壮硕,越来越女汉子,嗓门越来越高,连家具都得靠我安装。老艾对手工活却没有耐心,折腾半天摸不着勺,气得扔螺丝刀。只能是靠我,因为我能把各个部件对应得非常齐整,砸钉子的事儿可以交给老艾。
大多数的事情老艾不做决定,推三阻四地说,这事儿咱俩周末坐下来,好好讨论。讨论的时候,我得拿着纸笔,画图列表的。因为老艾很固执,要想说服他,就得一条一条地反击。有时老艾会无奈地说,你说你的意思是什么吧。
我气急败坏:说了你也不听。老艾说,咱们好好讨论——扯皮的会议,好熟悉的场景。
说是队友,可是哪个做妻子的不想被捧成公主呢?我问,我出门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能给我打电话问我怎么样了在哪里呢?老艾说,你真的想让我给你打电话?我想了想,心说,大概我还是想自己清静,没人管才好呢。我只好老实说,你不打电话也行。
有时候老艾有很想树立形象,我要搬东西的时候,老艾看见也会赶过来说:这事交给你的丈夫来做。
总体来说,老艾不算猪队友,我只能尽力做一个好队友。谁让我既非公主,又做不到温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