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很想说说我过去两年的日子,可能年纪大了,经历过那么多喜悲却无人分享,也可能只是在豆瓣看了很多轻快的游记不能自已。想想曾经我也曾经风风火火的闯过九州,傻乎乎的放任青春的小鸟乱飞,在新疆那片美丽的土地上奔驰着,欢脱着,唱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启程新疆
大四临近毕业了,突然看到了西部计划的相关内容,然后萌生去新疆的想法。
其实,去新疆是早有的计划,只是缺少时间和契机。在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就曾经策划过,坐火车沿着陇海线一路西去,到乌鲁木齐后转到阿拉山山口,然后再由新疆走新藏线南下,上青藏高原,到拉萨,随便走川藏滇藏下来,在南部各省晃荡后,回来。为什么到拉萨后回家就那么随便的规划,还是自信于南方的铁路网细密,不过陇海线作为第一步是必须要走的。当时,好像说给了父亲听,父亲半嘲笑的说,你想的美,这么一大圈,跑大半个中国玩。父亲总是这样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嘲讽着,结下的梁子都够盖个紫禁城了。
后来,高考分数下来,我不得在家装了一个夏天的鹌鹑。于是,去新疆的计划,搁置。
上了大学,其实还是挺开心的,有一帮损的不要不要的室友,还有一个全新的从来不曾接触的有趣的专业。但是,我仍然感到恐慌,觉得,必须要为社会做点什么。人呐,毕竟一闲下来就会七想八想的。大学生活与高中不一样的频率让我闲到内伤。后来,终于在大二的时候的,我终于找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终极目标。为世界环境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去西北种树!曾经的黄土高原也是森林,曾经的世界气候还是那么的温润,黄河流域也有大象,可是战火纷飞、改朝换代、大兴土木,所以我国的西部才会比较干燥。如果,从我做起,为改变气候不好地区的气候而不断努力,南方怎么会有沙层暴?!去西北种树,用改良过的耐旱植物,用专业生物实验室培育出来的耐旱植物,用属于一个财团的独立的专心致志的实验室,嗯,我还是先去努力挣钱,然后挣够钱了,在我50,60,或者70岁的时候去西北为人类为子孙后代的地球奋斗。也许,当初的我太年轻太理想化了吧,所以听了我长篇大论的两位朋友昏昏欲睡,纷纷向我预定了我种下的第222号和第822号树,那是她们的生日号树。
虽然,我的想法很不切实际,但是去新疆仿佛成了必然。
再后来,我遇上了一位值得敬佩的老师,这位老师是位博士,是一位在祖国大地上画了个大三角的牛人。本科西北林大,硕士东北林大,博士南京林大,主修植物学,曾经在乌鲁木齐的植物园工作多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和老师聊起了新疆,老师很推荐去全国各地看看,毕竟祖国之大风貌万千,同时,也很中肯的指出,我对于沙漠或戈壁种树这件事过于杞人忧天,即便是在我看来不为理想的地质形态,在当下也是一个最适宜的系统,沙漠和隔壁也有自己独特的保护层,在我们声嘶力竭呐喊要去保护什么什么的时候,真正相关的人和事早已自我进化了。我非常喜欢老师的话,不光因为对乍知晓的知识表示大开眼界,也因为自己的浅薄愧对自然。也许因为那次偶然的谈话,新疆到时真真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