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点半,给艳发起床消息,睡眼惺忪地起来上厕所洗头发,整理好了再发准备出门。怕艳出来的早了,我紧跑了几步。在约好的十字路口,夜色朦胧的灯火中有个人影在我前面走过来。我叫了一声:“艳儿!是你吧?”
她哈哈的笑声不容置疑地回答了我。昨天艳和我约好今早上卦山进庙里上香许愿,她有三愿:一愿儿子高考金榜题名,二愿女儿早生贵子,三愿服装店生意兴隆。
我的爸妈都不迷信,所以我不太做这一类的事,约好陪她,既然陪了我也去上个香许个愿。
她一路问我卦山的园门开了没有,我说去了跟前再说,门开了直接进,不开也难不住我,翻栏杆就进去了。园门自然是开的,省得我翻栏杆了。
早上起来洗漱时周文“初”的内容有了,艳与我约好上山时我想到了主题,我决定写她和我的友谊。我问她第一次见我我给她的感觉和映象,她停顿住似乎认真想了一下,然后说一时想不起来。我启发她,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是笑声爽朗,我给她的初印象应该是拘谨吧。她继续笑,说是了呀,你的性格的确放不开。看来让她给我提供灵感和素材是不可能实现了,爽朗的人大都不记事。
愿蓦然回首,总有良辰可逢
花好月圆,岁岁长相见。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 [明]唐寅《元宵》
三五元夕,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白月如霜,夜灯如昼,人面如玉。灯月遥相映,人间共良辰。
丰盈的诗词作证,元宵在古时曾是那样盛大的节日。
“元宵节在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余世存)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望月、猜谜,吃元宵、走百病……热烈丰富的仪式将新年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灯影错落,人潮汹涌,月光倾泻,新年的第一轮满月下,大地上没有寂寞之人。
严格的宵禁制度,唯在此时松动。平日闭锁深闺的女子们,相邀出门,游灯赏月,通宵达旦。
于是,在料峭的春夜里,随便一瞥便是情人的眼波;而那些玲珑的心事和荡漾的情愫,街头流转的鱼灯一清二楚。元宵,故亦是古人的情人节。
流光溢彩之夜,有情者谈情,无情者游赏。当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人们将节日过得热烈、庄重,在新年伊始,张灯结彩,为节日,也为即将到来的无数平凡的日子。
元宵,不是为了庆祝回家团圆,恰是为了庆祝外出、庆祝新的相遇。
如今,繁复的习俗或许逐渐简化成了一碗手捧的汤圆。但那颗对春日满怀期待的心却没有丝毫减损。
“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
—— [唐]白居易《正月十五日夜月》
早春料峭,乍暖还寒,但每个冬日的句点都是春暖花开。清溪奔快,青山不可碍。
元宵佳节,东风初醒,好事正酿。愿在那些即将来临的日子里,你有佳期可逢,有清景可依。
年岁并进,百事从欢。但愿蓦然回首,好景仍在,故人依旧,生命多的是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