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文武全才戚继光

说起戚继光(1528—1587),大家都知道,是明代的抗倭名将。

他善于治军打仗,研发新式武器,曾花费大量心血,撰写兵书《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在练兵、治械、阵图等方面多有创见。

他的诗文、书法也佳,可谓文武全才。


戚是山东蓬莱人,自幼读书、学武。17岁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25岁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沿海防御倭寇事务。

指挥佥事,相当于今天的师级参谋或作训部门主管,辅助指挥使练兵、维护军纪。明朝卫所编制约5600人,指挥佥事作为高级副职,分管500—1000兵力。

这位年轻的军官,生活平静,但一直渴望建功立业,平定倭寇。在一本兵书的空白处,他写下《韬钤深处》一诗:

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尊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后来,他带领戚家军十余年苦战,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患。在浙江练兵期间,他根据抗倭实战经验写成《纪效新书》。强调以实效为准则,系统论述军事训练体系,内容涵盖兵员选拔、阵法操演、军令纪律及水陆战术等。提出“鸳鸯阵”“三才阵”,摒弃“花架子”训练。并配有兵器图解与操练条例,语言通俗,便于普通士卒理解。


隆庆二年(1568),在张居正推荐下,41岁的戚继光,奉命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练兵事,相当于今天的北部战区司令,镇守北方16年,抵御蒙古,保障了北疆安全。他在长城边墙台墩修建、练兵、练将、兵器发明、车营建设、营阵训练,贡献极大。

隆庆四年(1570)六月,戚继光在三屯营(今唐山市迁西县三屯营镇)召开了全镇将领会议,把研发的大刀、腰刀、长枪、快枪、佛郎机(轻型火器,采用子母铳后装设计,射速快、便携性强。戚继光早期车阵体系中曾以佛郎机炮为核心防御)、火箭、虎蹲炮等火器和冷兵器的式样发给各路将领,让他们回部队打造。他还亲自演示这些兵器的用法,让将领们教给士卒。

他特意写诗《庚午夏六月檄召诸将登坛会盟》,鼓励大家:

独立怀知己,多歧叹宦情。古今谁侠气,天地一愁城。

万里犹投笔,千年羡请缨。君俱学剑者,报国有新盟。

令人叹息的是,张居正病逝后,皇帝秋后算账,戚继光被牵连,调往广东,数年后被劾罢归乡蓬莱。一生廉洁、没有退休金的他,仅靠修宗庙、教弟子、整理旧公文打发日子,妻子也离他而去。最终在穷困中病逝,享年61岁。

几年后,礼部上奏称他:“血战歼倭,勋垂闽浙,壮猷御虏,望著幽燕,乞照例赐与恤典。”朝廷同意,此后其后代才得以陆续袭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是戚继光年少时就给自己立下的志向,也是他一生的精神写照。 美丽的海滨小城山东烟台蓬莱...
    73b3f6993e52阅读 3,576评论 0 2
  • 一、人物简介 戚继光(1528年-1587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明代著名抗倭名将、军事家,出...
    龙澤阅读 1,079评论 0 9
  • 小时候听书和课本里,都有戚继光的英雄故事。今天重读历史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倾杯行阅读 1,950评论 0 5
  • 近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位于台州市椒江区的戚继光纪念馆,开始了新一次的修缮提升,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戚继光文化。戚继...
    读网思考阅读 3,696评论 0 0
  • 在《明史》和民间中,戚继光都是抗倭的民族英雄,是明朝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时期涌现的最杰出的军事将领。黄仁宇写的《万...
    逆熵成长阅读 4,622评论 3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