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输出,你才能真正思考

虽然我从小就开始读书,杂七杂八读了很多书,但是从前我读书从不做笔记,也不写感悟。

在我看来,读书写感悟就像郊游写游记,是对这美好经历的一种破坏。

但后来,我渐渐发现,如果读完一本就丢,再读下一本,你所得到的十分有限。过几天你可能连书的内容也想不起来了。

每到语文写作文需要引用佳句时候,总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想不起来。

于是最近一段时间,我每读一本书,都要花费甚至比读书更长的时间来整理,然后写点感悟。

我读书的时候会把好句子划下来,有时有感而发在旁边简单做点标记。读完后,把佳句整理下来,写的过程不断思考。最后,找到书的中心,写一篇有明确观点的感悟。

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能记起来很多好句,能很快的说出书的中心内容,吸引人的地方。而且写作能力也提高了不少,不知不觉就写了好几千字。

甚至当时读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写了上万字的感悟。这对我了解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历史有很大帮助。

我现在已经不愁写文章了。

甚至会迫不及待的写文章。

因为我有表达的欲望,更有表达的能力。

这是读书带给我的,更是读后总结带给我的。

而且读后总结甚至更加重要。

毕竟仅仅只是读书,提高是比较有限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