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我的文字特点竟然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对这一点,之前的自己,好象一直没有认真想过。
当最近集中发了几篇拙文,陆续有文友关注,并给予热情的认可与鼓励后,才引起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总结。
留言评论者大致分三种。一是同事同行。这部分朋友对我多有了解,认为我的文字语言简约,直接,虽然离开工作中的行文状态,文章竟还保持有画面感。
我的回复带着调侃:干了几十年的电视,就剩下这点画面感了!
第二类的关注评论者,是与我同龄又有着共同爱好的朋友们。他们说,好久不见,看我的文章,就如同与我对面而坐,听我娓娓道来。
是这样吗?我诧异,不知不觉中,我会变得如此温婉?不疾不徐?
第三类的评论者是新结识的文友,我的文章让他们感觉到,虽朴实无华,却似乎还有点味道。
我自然明白这是大家对我的鼓励。朴实无华,其实是被修饰后的说法,我偶尔为之的心情文字,其实就是大白话。
阅读文章如消化美食,也有口味的偏好。一次在一个散文群里,见有平台发布征文信息,便凑了热闹,把刚写好的一篇文章发了过去,自然是希望被采用。编辑老师很负责,不一会便给出了回复:太过浅显,缺少美感,但凡差不多也就采用了,实在是不好意思。
其实要说不好意思的,应该是我,我非常感谢这位肯说出诤言的文友。能写出美文不易,能写出有思想内涵的美文就更难,离这个标准,我的水平无疑还有相当的距离,正所谓同志尚须努力中。
这件事更让我认识了自己的文字,散文靠不上,充其量,只能算作心情随笔吧。
其实我今天的文字风格,是由多年写电视解说词演变过来的;而我撰写电视解说词,也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虽然渐渐是过程,变化却是实质,由此也可感觉出渐变的力量。
开始做电视,撰写解说词,完全是小白一个。在学校里学过通讯的写法,却与电视解说词没有丝毫的接触,所以最初的时候每一篇解说词,都整得跟通讯报道一样,被内行人称作是“两张皮”,即脱离了画面,闭上眼睛,也可以象收听广播电台播出的通讯报道一样完完整整,没有画面感。
语言的综合性是电视节目的特点。它不是用一种语言在表述,是由画面,解说,音乐字幕等多种语言的有机组合。而解说词虽然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却从来不可以独立的存在。所以再好的解说词,一旦脱离了画面,也不可能成为一篇好的散文,常常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让人不知所云。
实践多了,被批评多了,文风自然有了变化。我的解说词渐渐脱离了前期的通讯风格,有了些电视节目的意思了,但抒情与文字修辞的毛病还依然存在。
举个例子吧。上世纪八十年代,拍摄过一部农村妇女勤劳致富题材的纪录片,因为在采访的过程中,就经常被这些新时期的女性自强拼搏的精神所感动,所以在后期解说词的撰写中,主观的情感不自觉地植入其中。最可笑的是,每一段故事结尾,我都会写上一段感慨与抒情,相当于一些诗歌中的“啊”吧,甚至觉得,这些应该是最有文采的地方了,竟还有几分的得意。
节目播出后,肯定和鼓励是一定会有的,但也有同行直言,抒情太多了,简直就是画蛇添足。
忠言逆耳,当时一定是不太乐意接受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对电视这一传播工具特性的进一步理解,再反观自己的作品,竟有了脸红的感觉。
电视节目有着稍纵即逝的传播特点,同时又是一种客观事实的表述,这就要求解说词的撰写,一是要平实简洁,不要把画面填满,二是要少加入自己的观点在里面,一切是非曲直,全凭观众自己判断。你的文字越是直白,大众化,把事情叙述清楚,受众的接受度就会越高。
渐渐接受了这些观点,并渐渐地把这些观点变成了自己的认识后,文字风格的变化,已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现在,退休了,远离了工作的状态,文字的风格似乎应该回归一些了,总不能再写成自己心中画面的解说词,前言不搭后语的,让阅读者不知所云吧!
改变是一定的,提升也是必须的,但也不想全改。因为我觉得,如今的观众也好,读者也好,已经多少习惯了电视化的语言风格,再说,面对时下海量的阅读,大白话的行文风格,对时间碎片化,貌似行色匆匆的人们来说,应该更易于接受吧。
当然,美文一定是不可缺少的。时下的人们,既需要各种口味的食品,也需要各种口味的文章。风花雪月,春雨秋霜,雾霭虹霓,山高水长,那些唯美的文字确实滋养心灵,陶冶情操。
还是那句话,尚须努力之中。当努力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的时候,也许另一种渐变, 就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