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素有“春城”之美称!每年入冬都会有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到昆明做客——成为了昆明的一道靓丽景观!直到次年春季返回西伯利亚。在此期间,作为好客、善良的昆明人就会自发地向红嘴鸥投食,逐渐地形成了为红嘴鸥设计、生产、投放食物——鸥粮,的“爱心”活动。也成为了昆明的一项集娱乐与“爱心”于一体的休闲娱乐运作模式。
近日,在参观滇池保护治理科普中心时,据讲解员获悉:他们正在向社会呼吁:“告诫昆明人、以及来昆明的游客,别再无序向红嘴鸥投食,也别向所有的野生动物投食!”因为,据他们的对红嘴鸥的调查研究显示:
本来每年入春后,红嘴鸥会依据其生活习性逐渐地返回西伯利亚。但是,现在发现有少量的红嘴鸥到了迁徙时间也仍然还滞留在昆明,没有返回。
每年有部分红嘴鸥不能够成功地返回西伯利亚。据专家分析,可能是由于喂食红嘴鸥,导致红嘴鸥的觅食技能下降,飞行能力等身体素质下降所致。
红嘴鸥的身体素质有下降趋势。据专家分析,一方面可能是因红嘴鸥食用人们投喂的食物后,运动减少造成身体素质下降;另一方面,可能是人们投喂的食物不能满足红嘴鸥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需求,导致部分幼鸟因食物单一而造成营养不良。
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
在动物园里有小狗会对着老虎狂吠的情景。在您摇头一笑的同时,请想一想“在森林里会这样吗?”在动物园里将活的鸡、兔子丢到老虎的笼子里,老虎对身旁的鸡、兔子视而不见,只食用其附近喂食的生牛肉、生猪肉的情景。在您愕然的同时,请想一想“在森林里会这样吗?”
在这里,不由让我们想到中国的一句古话“好心办坏事!”热情、善良的昆明人、游客向红嘴鸥投食鸥粮,却险些致红嘴鸥于危险之境。饲养小狗、老虎等动物,却导致了它们丧失其本能天性。物竞天择!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其特殊的生存环境。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的行为违背事物本身的运行之理时,灾难就出现了。大量地乱砍滥伐、开荒开矿,导致水土流失、水源枯竭。大量的植物焚烧、工厂排放二氧化碳,导致了温室效应、空气质量下降。化工工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的肆意排放,导致了酸雨、雾霾等现象的出现。所以,我们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应遵循事物本身的运行规则行事,少一些横加干预,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一些“好心办坏事!”的事。应本着顺其自然,相互尊重,互不干涉的原则,彼此和谐共存!由此,不由得让我想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中有没有这种违背孩子学习规律的“好心办坏事!”的事呢?如果有,那么应该如何避免呢?我认为其避免的方法是: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说来容易,做起来也不难!难,难在我们的思想意识——愿不愿意做,也就是做与不做的区别。做,泰山移也易。不做,触手可及而不为者,是谓难也。中国有句古话:“该吃吃,该睡睡。”道尽道法自然之玄机。一个人肚子饿了,想吃东西了,也是该吃东西的时候了。这时候,身边有可吃的东西,不用谁教,他自然知道该怎么把它弄了吃。运动了一天,玩累了,困了,倦了,自然就想休息了。旁边有床,不用谁说,它自然就会上床睡觉了。那么,学习呢?当一个人想了解某种知识、掌握某项技能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求学习该知识、技能的渠道及方法,并积极地付诸于实践运用。当一个人有疑问时,他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渠道。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呢?应该怎么做呢?答案是肯定的:可以。但是,在做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秉承“道法自然”的理念去选择适合的方式方法。要考虑清楚,我们是应该教给他们知识,还是指导其学习方法及提供获取知识的渠道?是直接帮他们解决问题,还是指导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策略?
更多对教育的思考及解决方案——“1+1”教育共同体建设,请关注:《“1+1”教学》(出版进行时!敬请期待!)。
后记: 参观滇池保护治理科普中心后,由红嘴鸥的境况,不由得想到了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不也有像对待红嘴鸥一样一一做了一些“好心办坏事!”的行为吗?孩子的有些学习方式不也跟红嘴鸥吃鸥粮一样吗?遂写下了此篇短文。一方面是呼吁大家如何更好地保护大自然,如何准确合理地与动植物合谐共存。另一方面,是与大家交流对教育教学的思考。顺便为新书《“1+1”教学》作个预告!谢谢!(不好意思啊!我刚学习使用“简书”等自媒体,很多东西都不会,就用自己的文章练习、熟悉使用方法了。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