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激动万分,感到生存的无限价值,忘我地热衷于某件事情——大家儿时肯定都有过这种体验。长大以后,这些感觉就都被收藏到抽屉的最里面了,还用锁在外面锁住,最后甚至都忘记钥匙放在哪里了。(江本胜,《水知道答案》
上面这段话其实印证了当下不少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部分教师的现实生活。与不少教师交流,总有一种感觉,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太浓烈。谈起读书,说没有时间,读了也记不住,读了没用处;谈起成长,说没有途径,缺少平台,家务事太多;谈起改革,说没有信心,需要专家,已习惯常态了。这就一下子把人拒绝之外,阻止了思想的流动与共鸣,殊不知,同时阻止了生命的能量。
最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名教师,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教育工作是一件良心买卖,其他的一切制度与评价都是外在的存在,不能直抵人心。而致良知,则需要一种“匠心”精神,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书匠”的一种情怀。
匠心精神是虚心、是恒心、是细心、是不断追求的执著心。我们应该踏下心来,做一名真正的“匠者”,拥有一颗纯粹的“匠心”。
我反对拿培养什么“教育家”来引领教师成长,这是一种过于功利的引诱行为。“教育家”不是用来培养的,它是一种有情怀、有精神、有使命人的生命追求,是自然诞生的“尤物”,可望而不可求。
我只想做“教书匠”,把我的课堂、我的成长、我的生命雕琢成心目中的艺术品。
《水知道答案》的作者江本胜告诉我们:“每一滴水都有一颗心”。我们需要打开自己,学会如何与内心深处最单纯的部分产生共鸣,教育是一件多么洁净的事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