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一本书会像《孤儿列车》,让我觉得情感那么有一刻的崩塌。
人生中,我庆幸自己父母健在,培养我成才,虽没有对国家有大贡献,至少是个良民。
10年后,当“德国仔”再次遇到妮芙时也就是“薇薇安”说的那一句“你不知道我曾经多少次在人群中找你,也不知道我曾经多少次以为找到你的背影”。他们共同经历那么多荒谬,双双熬过了大劫最终再次相遇相守。
妮芙被伯恩太太抛弃,落入充满肮脏,无底深渊的格罗特家。至少格罗特做过一件好事,就是让微微安上学,遇到了拉森,结识了墨菲太太,遇到了改变人生的尼尔森夫妇,成就了现在的富霜薇薇安。虽然只是对“德国仔”轻描淡写,他被带到农村,跟牲口同住,有怨言要挨打 ,摔断了肋骨没有人管,逃跑了好几次。最终被邻居用一头猪换了“德国仔”,给了他人的尊严,上学,学立式钢琴。他们的童年充满血色,冷眼,在自私人手里讨生活。幸运的是,他们最终遇到了好人。
养父养母视他们如己出,但幸福对他们来说太珍贵了,珍贵到他们害怕失去,所以小心翼翼,害怕再次被送走,再次落入以前的深渊。长大成人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解脱,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可以拥有自己的想要的生活,不必察言观色的生活,也不会再将自己当局外人。
你知道我的过去,所以我不必假装,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福。昔日之中的痛楚,有一段重获了新生。当置身幸福中,回首过去,人生的种种磨难,好像每一步都很混乱,却又像暗藏方向。 你懂我不可向他人述说的痛楚,我珍惜与你在一起的时光,即使我们方向不一致,但是都在努力而又幸福的在一起。受惯苦的人,会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幸福,更害怕失去。当德国佬牺牲的时候,薇薇安送走了他们唯一的女儿,也许这也是她害怕失去幸福,而选择放弃拥有的选择吧。
莫莉收拾微微安的阁楼,其实是在打开薇薇安自己尘封的记忆。记忆只是片段,当接触熟悉的事物时,就像洪水开了闸。在这个阁楼,不仅是薇薇安的记忆人生,更有莫莉对人生重新定义与思考。莫莉性格乖张,哥特式风格只是表象不愿意接受他人的爱,因为被弃养十几次,他们这样的小孩拒绝别人的关爱,美好的未来不属于他们。莫莉学习很好,我在假想中希望她能去大学,重新塑造自己,拥有一个好的未来,接受养父拉尔夫对她的父爱。
微微安有一个好母亲,母亲教她识字缝纫,她帮母亲带弟弟妹妹,这些在她后期孤儿列车路途,是能在寄样家庭立足的好技能。贫穷与性爱只会拖累家庭,与其低质量的多生多养,不如高质量的优生优育。父亲堕落是他们贫穷的根源。在那个年代,女主内,男主外。男人不努力,一家人只有挨饿的份。在《飘》一书中,我至今都忘不了那个场景“斯嘉丽回到塔拉,饿的出去找吃的时,看到土地里那些焉了的萝卜,拔出来再裙子蹭蹭,狼吐虎咽吃,抓了一把土发誓愿上帝做我见证,他们不会使我屈服。我一定会渡过难关,战争结束后我再也不要挨饿。即使让我撒谎,去偷,去骗,去杀人。愿上帝做我见证,我绝对不要再挨饿。”
非常感谢现在的时代,能让女人出去赚钱养家,女人不再是附属品,是时代的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