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以下全文1200字 | 共需阅读3分钟
1
标题里有个词叫“捷径”,希望世上真的有这个东西就好了。
不过,我想,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理论恐怕都不认同这个词。因为,在他老人家看来,效能的根基在于品格,而品格这东西就类似于一颗大树的根部,根深叶茂,这个东西不太可能是短时期内就能得到的。柯维还认为,人的成熟需要经历一个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自然生长过程,不可能拔苗助长。这就有点像李笑来老师的“积累”理论,只有不断积累,到了某一个临界点才有可能取得复利。
当然,这不是今天要讲的重点。
【小结】那重点是什么吗?绕这么大圈子。
2
前几天在“一块听听”上听了李笑来“和时间作朋友的这十年”,大家可能以为他要分享的无非是成功学,但是不是,他在这个分享里讲的都是他的“失败”,那些失败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他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做“新生大学”APP,几乎与罗辑思维的得到同时开始做的,不过新生大学APP屡屡出问题,经常崩溃,追求的功能也非常多,直播、群聊等叠加在一起,遭遇“2的平方”的难度,很多决策都是错的,跟他不是一个专业的产品经理有关系。所以在这件事上,他并不是很顺利。他本来想说的是自己并不如大家所常认为的那么聪明,他的成功也不过是“在关键时刻决不放弃”罢了。
不过,我更觉得他说的另一点更加重要,那就是“简单”。他说,一个好的产品一定要足够的简单。记住,足够的简单,足够的简单,足够的简单。
当时,李笑来有一次和罗振宇吃饭,罗胖跟他说:你做这东西太复杂了。但是李笑来当时并没听进去,后来半年后才反应过来。所以,他才做了“一块听听”,终于明白做一个好的产品一定要足够的简单,不过已经是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金钱的代价。因此,他才有了这样的感悟:做好一个产品的前提是,产品要足够简单。
而我们来看“一块听听”,就是在公众号的基础上简单开发,只有发语音、图片等少得可怜的几个简单功能,只能听课、发个心愿、打个赏,真的是少得可怜。
大道至简。少做,才是成功的法门。我们习惯于做得多,对于少做实际上一大挑战。根据我的观察,做少,或者少做,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不信,你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
【小结】用毛笔写大字,笔画多的好写,笔画越少反越不容易掌握。
3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首先贯彻一个“少做”的思路。
少做,是一种智慧,一种思维方式。因为,少做必然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你必须要有所选择,你必须选择在那么多的事情当中,你选择做哪一个。根据80/20法则,决定产出的只有那20%的投入,其余80%的投入都是无用功。如果你一开始想都不想就钻进了那80%的事情当中,你不是死惨了?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往那80%的火海中跳,为什么呢?因为选择太伤脑筋了,在看不清楚的迷雾中要理出一丝头绪,真的是相当折磨人。这需要一点一滴地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思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那种感觉真的是太形单影只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真的是想得连魂都没有了。
而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享受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和无尽喜悦。这就是做20%的喜悦,少做的喜悦。
【小结】快乐,从“少做”一点开始。
问题与行动
思考题:今天,你“少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