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昨天晚上一个梦。
具体细节已经记不清了,梦到了一个人。
很奇怪,为什么过了这么长时间还会梦到他。虽然我对自己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但是潜意识告诉我,自己并没有释怀,不然过了这么长时间怎么还会梦到呢?
我是一个非常慢热的人,身处其中的时候,经常感觉不到,但事后会经常回忆。可是当回忆并加上自己想象的成分的时候,往往会夸大事实。
所以,我经常会陷入懊恼中。哎,要是当初怎么怎么样就好了。
可是,真的把自己放在当时的情境之下,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去年是我特别焦虑的一年,今年也差不多,稍微好了一点点。适当的焦虑是一个好事,可以促进自己的进步。
但今天,我发现一个问题,我很容易把这种焦虑转嫁到别人身上。尤其是对自己可能的另一半。
我会看他在做些什么,是不是在积极上进,看了多少书,在听什么课。
如果他没有,我就会很担心。我已经在做这些事,还是满满的焦虑。你作为一个男生,居然还能心安理得地看电视、打游戏??你对未来不焦虑么,时代把你抛弃了怎么办??
我用自己的这一套模式跟别人相处,把别人也折腾得心好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难道己之所欲,就能施于人么?
好像也没道理啊。
看书、写作、上课这些都是自己的选择,为什么要求别人跟你一样?或者暗示别人也应该这样?
说句良心话,自己做这些事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么?好像并没有吧,更多的来自一种焦虑。
我应该怎么怎么样,才能不被这个时代抛弃。
这种想法是错的么?
也不是,这的确是应该思考的问题。但是过度的焦虑可能变成一种病态,不仅伤及自己,也影响别人。在成为自己之前,最好对别人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不要做评判。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还包括内心的。
未来会变得更好么?或者更坏?
我并不知道。
但是无论如何,不要怕啊。
现在就是过去的未来。要好好或者才能对得起过去。
所以, 把读书、上课、上班当作是一种享受或是体验。好好享受当下的时光。比如现在,我在一个温暖的榻榻米房间,抱着新买的笔记本,敲一些字。敲的过程中,也从旁观者的角度反省了一下自己。这半个小时其实是很美好的。
过去的就让它随风而逝,未来的也不要害怕。
不过度焦虑,也不转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