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有多年轻?举个例子吧,女儿读大三时我去她宿舍看她,因为是国庆,无论家长或学生都必须填写出入登记表,我在家长一栏写下自己的名字时,宿舍管理员一看就说填错了,我莫名其妙,哪里错了,管理员说你明明是学生啊,应该把名字写在学生登记这一栏才对啊,怎么写在家长这一栏了?
当表明我的家长身份,看到管理员那愕然的样,我那份得意洋洋啊,表面是乐得见牙不见眼,内心是哈哈哈狂笑三声。
如果见到母女俩,你说“你们是姐妹俩吗”,这种伎俩已经过时了,你应该明知故问:“你们俩是同学吗?”那个妈妈听了,哪怕她再理性再高冷,心里头也会高兴得不要不要的。
从小和“漂亮”“美丽”“聪明”这些字眼无缘,倒是与“年轻”两字投缘。
记得读初中时,有一回在街上遇到妹妹一个同学的妈妈,她对我说“你妹妹长得好漂亮哦”,对我妹妹则说“你姐姐长得好年轻哦”。
那年我不到16岁,被大人表扬“很年轻”的我,从此“年轻”两字在心底生根发芽般,成了标签,就像被催眠一样一贴就是几十年。
甚至荒唐到三十多年未见的小学同学第一次聚会时,在场没有一个同学认出我,过后他们甚至开玩笑说“还以为你是我们某个同学的小孩呢”
因为我的“年轻”,那个晚上我成了聚会的主角,也因为人人都表扬我的年轻,小学同学每年一次的聚会,我肯定要染发才好意思出席,今年聚会决定不再染发,解放自己先从接纳自己的白头发开始。
有时我想,如果我16岁时遇到的那个家长,她表扬我的不是“年轻”二字,而是“聪明”,说不准我会发愤图强,最后考上北大清华呢
我们有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判,我的“年轻”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