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海军的严密监视下,俄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编队22日通过英吉利海峡,直扑叙利亚海域。其实,早在叙内战爆发不久的2012年初,“库兹涅佐夫”号就曾搭载米格-29K千万叙利亚执行过任务,并在途中对该型舰载机进行了飞行试验。此次“库兹涅佐夫”号刚完成现代化改造,再次“卷土重来”搭载了最新型米格-29KR和苏-33舰载机。据悉,该航母上搭载的新型米格-29KR战斗机将逐步取代现役的苏-33战斗机。那么,“库兹涅佐夫”为何要换装米格-29K,它又将会有何作为呢?
“库兹涅佐夫”号是1991年1月服役的苏联航母,当前隶属于俄海军的北方舰队,舷号063.该舰动工于1983年2月。与此同时,苏联也开始胭脂苏-27K(即苏-33)和米格-29舰载机。米格-29K是米格-29战斗机的舰载型,属于中轻型战绩,相比重型舰载机苏-33,米格-29K的体积,航程和载弹量都较小。(此次搭载的米格-29K,属于专门为俄军配备的米格-29KR,字母“R”代表俄罗斯,以便同印度米格-29作区分。但两者差别很小,我们就不再对其作特别区分了。)苏联解体后,俄海军经费紧张,于二选一中选了苏-33。但如今米格-29K又”时来运转,受到青睐。
在败给苏-33后,米格-29K的命运一度岌岌可危,是印度的航母计划使米格-29K重获新生。事情是这样的,印度从俄购买“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航母后,因为吨位娇小,印度在选配舰载机时选择了米格-29K。这让俄罗斯人有钱对米格-29K进行技术升级和现代化改造。早起米格-29系列的航程、载弹量和电子化程度等常遭诟病的问题,都因此有了质的飞跃。升级后的米格-29K,装备有拦阻钩,加强了起落架等机体结构,机体也进行了防腐蚀处理,还进行了数字化内核的改造,配备全数字玻璃化座舱和多功能火控雷达,配置了更强大,燃料效率更高的RD-33MK发动机。相对于升级之后的米格-29K,苏-33则问题重重,首先“库兹涅佐夫”装备的苏-33为早期型号,主要以对空作战为主,限制了航母对海、对地攻击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其次,库舰的滑跃起飞方式,也限制了苏-33的有效载荷和出勤率。此外,苏-33比米格-29K的机身长了约4米,载机输了对于航母战斗力的限制不言而喻。
尽管米格-29K各项技术性能已大为提升,但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却仍无法改变,所采用的新技术也存在不稳定的问题。米格-29K是在米格-29基础上发展二楼的舰载机型号,其机动性能出色,但因为“空中前线支援机”的设计定位,缺点也十分明显。首先,航程短就一直是米格-29最大的软了。米格-29同苏-33一样采用的是双发设计,但米格-29属于中轻型战机,体积较小,内部燃油容积小,而双发耗油又大,使航程大受影响,仅为1500公里。升级后的米格-29K航程虽然增加了不少,但相比于苏-33其航程仍然较短。其次,米格-29K的载弹量娇小,升级后的米格-29K为增加载弹量,全机外挂架增加至8个,最大载弹量达到了4吨。虽有提高,但与苏-33永远12个外挂,6.5吨的最大载弹量相比仍稍逊一筹。此外,米格-29K配置的信息发动机RD-33MK的可靠性备受质疑。而发动机的不稳定会极大影响米格-29的性能,影响舰载机出勤率,以致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更为严重的一个缺陷是,由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采用的是滑跃起飞的方式,尽管舰载机起飞时可靠性高,但无论是苏-33,还是米格-29K要执行空战任务,其发动机需要开加力,而这将导致油耗量增加,极大的减少作战半径和载弹量,而且其起飞所用时间长,严重影响航母作战能力。而在中东地区执行任务的美军航母则采用弹射起飞方式,舰载机一般无需使用加力推力,即使使用带有加力推力的飞机,也可以通过空中加油加大飞机的作战半径或载弹量。相比而言,俄军整体战力处于劣势,就连俄罗斯国内也自嘲称:“‘库兹涅佐夫’号未必能统治叙利亚的天空,但可它却能封锁叙利亚的太阳”。可以想象,若美俄爆发冲突,俄战机恐怕难逃美军的“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