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党员干部彰显担当、建功立业的舞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党员干部唯有以锐意进取的精神破冰前行,以埋头苦干的行动躬身实践,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锐意进取,意味着党员干部要有敢为人先的魄力和开拓创新的智慧。脱贫攻坚战中,无数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探索出适合当地发展的脱贫路径。“时代楷模” 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繁华,毅然回到家乡,扎根扶贫一线。她创新工作方法,用笔记本记录下每一户贫困户的需求,绘制百坭村 “脱贫作战图”,通过发展砂糖橘种植、电商销售等产业,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尽管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但她锐意进取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党员干部更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式,主动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埋头苦干,要求党员干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这是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廖俊波的工作信条。他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赢得民心,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在政和县任职期间,他经常深入基层,跑项目、抓建设,短短几年就让政和县从 “省末尾” 跨入 “省十佳”。廖俊波以 “背石头上山” 的劲头,用苦干实干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传承这种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胸怀,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耕耘、久久为功。无论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还是基层治理的第一线,都需要党员干部以 “钉钉子” 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然而,现实中仍有个别党员干部存在 “躺平”“佛系” 心态,面对困难绕道走,遇到问题推诿扯皮。这种消极怠工的状态与新时代的要求背道而驰。党员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把锐意进取和埋头苦干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在思想上勇于革新,主动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又要在行动上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工作落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勇立潮头、奋勇争先,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开拓创新,以埋头苦干的作风履职尽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