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编导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中国的抗战年代。用张忠良从一个爱国青年,到一个凤凰男的转变,映照着那个时期的,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即讽刺又穷困潦倒的年代。我看完这部3个小时的电影,不知道该为影片观影后感写点什么?写影评这是我今年一直坚持下来的习惯,凡是我今年看过的电影,都会写一篇影后感。然后对于这部年长我40多年的电影,也奠定了是我今年的最后一部电影。看后的时候我也早觉得有些观点的东西可以拿出来写点,这虽然不是我经历过的年代,但是从小也被那个年代的老人耳濡目染过。但是,观影的一周后,坐在电脑前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讲这部电影,却大致只能这样写点什么而已。倘若世上真有所谓的“在天之灵”,那影片中逝世的演员们,看着当今社会的经济昌盛,繁荣经济,百姓们安居乐业,是否对他们最大的安慰?
可是对这部电影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电影拍摄的环境与时代并非人间。一部能用史词(诗词)的经典作品,展现出:战争、离别、残酷、腐败、坠落、背叛、荒淫、奢侈又或者另一面的温情、执着、坚强、热血、不屈、奉献、责任。洋溢着电影的气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前读这首诗,无法感触到李煜这首绝命词的家国仇恨,看完这部电影,使我每呼吸一下都觉得心口隐隐约约的疼痛,所以迟迟不愿意回顾这部电影。即使铁石心肠的人,看这部电影也会内心沉痛,眼角湿润,必定看后痛定思痛和愤愤不平。
而另一面那些,莺歌燕舞,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阴险的论调。在观影3个小时里每次看到那样的画面,我都觉得悲哀,我都超越愤怒了。所以我说这部电影非人间黑泽明的悲哀,以我家族(祖辈)经历过那个残酷年代的悲哀说它非人间的故事,使历史的苦痛,不要在渲染后人家国仇恨的情怀。
真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能有多少人敢于直面至今结束也不过几十年的惨淡人生,还愿意回忆抗战前后,生活中淋漓鲜血中的国人?我们作为80、90、00……后的人,是无法切身的理解那种哀痛,我们属于时代的幸运者。以时间的流失,观看旧迹,我们感触到的只是微薄的悲哀,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会在那个年代里绝望过,期盼过这样的苦痛生活何时是一个尽头。
时间永是流驶,自己有生之年是太平的,个人有限的生命,对世界不算什么的,但是,对于个人一定要给予自己崇高无上的爱戴和珍惜。不要把自己有限的时间,用在饭后闲谈八卦、豪赌、荒淫。我不想用这部电影,最坏的恶意评判中国人。只是感触地说出,新中国的来之不易,而我们生为人也是来之不易的一趟旅程。珍惜时间,不枉此生,也不枉这趟旅程。
嗯嗯,我说不出《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部电影的真实价值观,但,我还是想以此寥寥千字纪念这部电影,纪念我看过这部电影,而且作为2018年,观看的最后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