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爽姑娘
-01-
这几天,各个省的高考成绩和分数线陆续出炉,考生们经历了完大考,还面临着选择志愿的重要过程。
高考,对很多家庭而言,不只是考生一个人的事情,更是全家的大事。
考生小冬家目前是这样子的:
客厅里,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姑姑、姨姨们······围着那本“金科”报考指南仔细地研究,比自己再次高考还要上心100倍。而此时的小冬,一个人坐在3米开外看着他们争论、发呆。
妈妈:啧啧啧,咱们这个成绩,上这个理工大应该没问题,可以作为保底学校,是吧?小冬?
小冬:·········
妈妈:小冬?问你话呢?
小冬:噢,听见了。嗯,能行。
妈妈:不过,咱们也要冲一冲更好的学校的。
爸爸:是呀,咱们第一志愿报这个大学吧,好像是个双一流呢?
小冬:嗯,可以。
哥哥:哎呀,小冬,你看看这个,这个学校也很好的,我好几个同学都从这里毕业,现在混得可好啦。
小冬:好
姐姐:小冬,小冬,报这个专业,这个专业现在可火啦,国家还鼓励发展呢,到时候大学毕业找工作也好找。你觉得呢?
小冬:挺好的
姑姑:冬啊,咱们挑个离家不那么远的学校,你要是去了南方,那么远,好久都不能回一次咋整?是吧?就报咱们省的这个学校,也是很好的学校啊,是不是?
小冬:嗯,也行。
姨姨:冬冬,你也报这个大学吧,你哥也在那里上的,你看现在多好,去那里他还能罩着你呢,好不好?
小冬:好······
妈妈:小冬,那你第一志愿是报哪个呢?你挑一个?
小冬:都行吧
妈妈:不然咱们就还是这个吧?
爸爸、哥哥、姐姐、姑姑、姨姨:
不行。是啊,这个才好。不,这个更好。听我的,没错啊。才不是,你们都不知道,现在学这个多火,报这个吧,报这个吧?你那个哪行呢,太远了,还是离近一点好呀。你那个学校孩子孤零零一个人怎么行,让他去这里,他哥还能给他做个伴,互相照应呢······
好啦,都别吵了,问问咱小冬:小冬,你想去哪座城市?进入哪个学校?报什么专业呢?
小冬一脸迷茫地摇摇头:我也不知道,都行吧,你们商量吧?你们说让我报哪个我就报哪个吧?
相似的情形,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遇到过,填报高考志愿只是其中之一。小冬是谁?可能是你,是我,是每一个人。
我们常常听到自己问:我该怎么办?这句话的背后,往往我们没有在想真正的解决办法,而是在想:怎么能逃得过这样艰难的选择?怎么才能不面对?怎样才可以让一切变得简单一点?我不想面对呀,我不知道该怎么决定,有没有人帮帮我呀,让他们帮我做决定吧。我没有自己的想法,我啥也不知道,啊啊啊,我是透明人,困难看不见我,选择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他们······看不见吖,看不见,看不见吖,看不见······
遇见问题,好多人心里想:如果有人帮忙做决定就最好啦,没人帮的话,怎么办呢?那就放着呗,车到山前必有路嘛~没关系、没关系······
如果这样的自我催眠有用的话,可能就没有那么多因为困难、挫折而奋起的人,也没有那么多因为承受不了逃避带来的后果选择永远离开的人了。
我常常在想,一个人在构建自我体系、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所要学习的第一课应该是什么?我觉得是,责任。对自己负责,对人生负责。面对问题,你不解决,你放着,想要逃避,其实是对自己极大的不负责任,而不负责任必将为自己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02-
我上大学的第一课,是在学校的综阶教室里,那时候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课桌的凳子和桌子可以是一体的;原来教室可以是按阶梯形式设计的;原来上课座位可以是不固定的、随意坐的;原来我们没有自己的专用教室,全校都是公用教室·······(乡下姑娘第一次进城,没见过世面,请谅解哈~)。
但是我对第一课,印象最深的是,原来坐在我身边这些将要和我一起共读四年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们基本都不喜欢这个专业。
我记得那天,院领导进教室做简单的介绍。之后,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咱们班里有多少人是自主选择报计算机的?是自己主动要学这个东西的?举个手我看看。
那时候,我以为,即使是做样子,大家也起码有一少半人举手的吧?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毫不犹豫举起手的人也就三两个,还有几个在举与不举之间犹犹豫豫,八十多个人的教室里,举手的人数不超过十人,八分之一都不到。
大学四年,我问过很多人,为什么学这个专业?有的说是不得已被调剂过来的;有的说家里给报的,感觉这个很先进;有的说自己瞎报的,看哪个可能录上就报哪个······但没听有人说,是我想学,我就是喜欢它。
高考结束,大家刚刚抽离被动接受的局面,没有主观选择意识,又或者实在迫于形势和压力,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实属正常。
但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直到我大学毕业,还有很多人在后悔不迭:当时高考为什么要报这个专业呢?当时脑子抽抽啦?干嘛来这里呢?现在都要毕业了,我咋办啊?我不想在这个专业的领域工作啊!唉,愁死啦?好后悔呀,要是能重报一次志愿就好啦。
我问他们:那你喜欢哪个专业呢?你想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呢?你可以去试试你喜欢的那个专业对口的工作啊?
通常,这时候很多人根本说不出来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想要做什么工作。只是本能的排斥一切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没有打算在本行发展,却也没想过在别的什么领域发展。
有那么几个人,确实有自己感觉还不错的领域,但我不敢说他们是真的喜欢。因为我说去试试那个领域时,他们第一反应像是被烫了手:不行,不行,不行。怎么不行呢?当然不行啦,那怎么可能呢?人家本专业的还有找不下工作的呢,我一个外专业的怎么跳过去呀?不行,不行,这简直太难啦,我怎么能做到呢?我不行,我还是回家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得了,先凑合着,再看吧·····
当大学毕业,又一次面临着选择城市的问题时,我的很多同学选择留在二、三、四线城市,也有的准备回家,而我选择北上,成为一名北漂。我的老师、同学、朋友·······无数人,问我:北漂,需要极大的勇气吧,你咋那么有勇气?我其实没觉得北漂需要什么勇气,到现在,我也觉得当时只是想来,所以就来了。而,我想来,仅仅是因为不想一生都耗费在一座小城里,想要看一看这世界的其他样子,想要在青春年华拼一拼而已。
我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所以我努力拓展生命的宽度。
很多人不知道,你首要需要负责的是自己,其次才是别的,比如:对家人、对社会的负责。一个对自己都不能负责的人,拿什么来告诉人家,说自己是一个对家人、对社会负责的人呢?
-03-
学会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是一等重要的事情。这个在我们开始构建自己的个人价值体系时就该明白的简单道理,却有人工作了很多年都不理解。
他们在上学的时候,觉得学习是给老师学;在上班时,觉得工作是给老板做。反正没有一件事,是为自己。
他们不知道认真对待学习、认真对待工作,其实是对自己负责。他们总是让自己飘着,从不脚踏实地; 他们总是投机取巧,有人看着就表现努力,没人的时候跷二郎腿嗑瓜子;他们总喜欢甩锅,哎呀,这是他的问题,别找我;他们总是抱怨,为什么别人晋升的那么快,领导是不是眼瞎了?其实,他们不知道:领导选了你才是眼瞎了。你的一举一动,都表现在成果中。要知道,没人能时刻盯着你,但未来会时刻瞪着你,别以为自己耍的那点小九九瞒天过海的,你瞒不过自己的未来。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人生,也没有白负的责,该你做的,别人替不了!
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首先,为自己负责,而后对他人负责。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又靠谱的人!
除此之外,分享几点给正在报志愿且将要跨入一个新人生阶段的你:
1.高考,只是我们人生中第一次正式面临抉择,未来的日子里还有很多路口需要自己来做决定,要知道:所有的选择都不是逃避就能躲过去的,越是逃避,结果越是不尽如人意。你以为自己闭上眼睛,看不见也就不心烦了,实际上,那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现在不负责,迟早让自己陷入更难的境地。因此,遇到问题、遇见选择,与其假装看不见,不如主动去探索,积极面对!
2.当你面对未来感到无知的时候,要学会让自己从0到0.1,多去了解相关的知识,多去尝试相关的东西,扩充自己对选项的认知。这样,在面临选择时,你才可能自主衡量利弊。即使你没有办法全盘掌握局面,了解也要比完全不知道要好千万倍。我们不能掌控全世界,但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慢慢看见全世界。
3.主动培养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任何选择都是有利有弊的,要紧的是对你来说重要的是什么?
4.从现在开始慢慢积累,将来你会发现自己的爆发力不可估量
5.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享受孤独,在前行的路上不断找寻真的自我,成长远比成功重要的多
最后,祝愿每一个你都能尽我之责,找到所爱,拥抱所爱!
作者:小爽姑娘
标签:IT程序员|终身写作者|自律践行者|户外爱好者
写作、理财、手帐、自律、户外,成为你的畅聊知心人。欢迎你来和我链接!
微信公众号:藏故事的酒巷
个人微信号:shuang2036488375
期待成为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