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这次我们大概有两个月没有见面,远远的我们见面了,当我靠近叫她的时候她跑开了,我不再看她。为了不让她觉得我在看她,我会偷偷看她及时收回我的视线,假装不看她时,她开始走近我,我叫她,她说:你去哪了?你从那里来?(她的第一个问题我觉得很熟悉,或许是因为爸爸经常出差,她会问你去哪了)她开始向我发出各样的问题,并说你妈妈呢?我告诉她妈妈在湖北,很远的地方。她又问:你担心吗?我问她:你是问我担心妈妈吗?QQ的妈妈提醒说有时候我会告诉她我们不在一起时我会担心你的。原来她是想问我担心妈妈不或者妈妈是否担心我,更确切的说我们彼此是否担心对方,于是我说:如果妈妈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这里可以更具体分说一件事情,如妈妈生病了)我会担心,现在我不担心。QQ的妈妈向她解释说饶老师是大人,不会担心。QQ好像有些满意我们的回答,很快又开始其它问题。不过5分钟后她又问我:“你担心吗?妈妈又次告诉说老师是大人。”
听着Q妈的回答,我忽然觉得QQ或许不满意刚才的回答才会重复的问,因为成人给的答案和她看到的事实也许不是一样的。
我一直觉得这个关于“XX是大人的说法”并不合适。有时候我经常会听到QQ这样说,如:我会听到她说,QQ是姐姐,可以在成人卫生间上厕所。她会这样说,还有的时候,她摔了后会说QQ是大姐姐不怕痛。还有其他时候有些小朋友会说“我是大人,你的玩具要给我”等类似的语言。
回想孩子的话,当成人和孩子说“XX是大人,可以做XX。”孩子听到这样的话时他们会觉得大人就是权威,就是可以无所不能似的,他们会很羡慕长大。
再回答前面我和QQ的案例中,当妈妈和孩子说“饶老师是大人,所有不担心。”孩子听到这样的话时,获得的逻辑是“所有大人不和家人在一起是不会担心的”,而这样的逻辑会是孩子的认知经验。或许在未来她长大了她生成的价值观会觉得妈妈不和在一起我不会担心,因为我和妈妈是大人。
当然也有可能,会是这样的:有一天我突然告诉QQ说“我很担心妈妈”这时QQ如果听到的话会想你不是大人吗?大人也会有担心?她的内心会矛盾和不确定感。(也就是说我们成人告诉给孩子的和孩子真正接触到的事实不一样时,他会产生不确定)
那么如果你是当时人你觉得应该怎样和孩子说呢!比较合适呢!
我们需要让孩子了解“不在一起的家人为什么会担心”“我们担心什么?”
回到上面的例子当孩子为我“你担心吗?”我会确定一个信息是“你是问我我担心妈妈吗?和还是妈妈担心我吗?“
当我们这样去询问孩子的时候,他会建构一个逻辑是这样的:她会知道两个不在一起的人都会相互担心对方。而并非之前妈妈说的“我会担心你”也就是只是妈妈会担心自己。
同时她会对自己的问题有一个更明确的指向性,带给孩子思考。
当我确定孩子的问题是前者时,孩子也许会回答”你担心妈妈吗?“我会告诉她说“我会担心妈妈,当她不能够照顾自己的时候,我会担心。”这时孩子可能又会生成问题“什么时候她不能照顾自己呢?”我继续说“妈妈生病的时候,身体不是很好的时候,我会担心。”
这样对孩子说的时候孩子对关于担心的内容有了更具体的了解。这样的沟通比起比起前面的“老师是大人”要更为具体些,或者就像前面提到的“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会担心妈妈”如:“妈妈生病的话,老师就会担心妈妈身体好了没有。”这样说的时候,孩子会得到一个逻辑结果,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是需要被照顾的,又或者一个人生病了不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
我们和孩子更具体的讲述一个问题时,更希望成人从事实的角度回答而且更为具体对于孩子理解和建构经验会更好,更好的是他们的视角会更客观和真实,又如上厕所这件事,成人事实想告诉孩子成人卫生间并不适合孩子,如果从事实的角度来和孩子说的话如“妈妈的个子高,这个位置有些宽,你的腿不够长等内容来解释物理环境,比我们只是说"这是成人的卫生间"会更具体和有效。 我们希望孩子建构真实的逻辑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