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说请介绍下自己,你会如何介绍你自己?
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决定,你又会怎么回答?
不知道现在看在看的你会怎么回答,但是现在这个正在敲字的我以及我过往所遇见的大部分的人的第一反应是辩解,是向着自我安慰,同时求安慰的方向去回答的。
那个介绍是真的自己还是我们期待的自己,可能需要考究。
这个结果时真的只能是这样的结果吗?
大概两周前的一个下午,约见了一位朋友,我们认识时间不太长。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同时又都属于大概想相同的一个状况(都是尴尬年龄下的失业状态),就闲来无事约聊下。
对于没有无休习惯的我来说,半下午总是会有个时间段处于精神不集中的恍惚状态,我们约的时间恰巧就是那个时段,所以基本上我是半神游状态的听他讲自己的“光辉历史”。
我们约那天上午他去面试了一个企业,据说是一个很不错的企业,规模和待遇都在他期待的范围内。只是要求去县里所以他在犹豫。
隔天收到信息,说内心里还是有点想去的,就是担心生活条件。
我说,想去就去呗,必定他想要的安稳,这个企业是有的,给的待遇在同行里也是中上的,更何况在这个特殊的时期。
又隔几天后,收到消息说决定了把对方拒了。因为侧面了解到哪里有两个比他大不少的两个老员工,工资只有他的一半。并且在他之前已经去过两个人了,都坚持的半个月不到就离开了。担心自己是空降还没有背景,会有被挤兑的风险,与其在半个月后离开,不如现在就直接拒绝。
我劝他不要想那么多,既然有人找你去,并且之前又连续两个人离开,肯定会有自己的应对措施,也会给与相应的支持。
但他觉得要跟对方的领导留下好印象,所以不能去,去了失败了就完蛋了。要给自己还有退路。
我很不明白他是怎么建立起来的这个逻辑。都拒了人了,还有什么好印象和退路。
提醒他,正是因为前两个人离开了所以他才有机会成为第三个,拒绝了可能不会有好印象和退路。并且真正的情况只能去了之后才知道。
建议他去深入到实际去看,不要站在旁观的角度去定义一些东西。
当我说完这句话,对方的连续的反击和狡辩消息发来了,然后找个身体不舒服的托词离线了。自此之后我们在没联系过。
我很清楚,我们都给对方做了重新的分类。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成为联系人里的僵尸户。
今天之所以把此事记录下来,是因为在这里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曾经自己就是那个喜欢站在外围推测的人,如果推测的结果是对自己不利的,那么肯定是早早的就撤离同时还未自己的先见之明窃喜。
这样结果就是自己错失很多东西,这里的根本原因其实是自己的不自信,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没有面对问题的能力和承担结果的勇气。
偶尔跳出自己换个角度看事实,看目的,找路径。
放下情绪和旁观角度的推测。真实的事实只有当事者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