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很久都没写过读后感,好像很久都没有看过书了,洗完澡躺在床上,手机推送了简书的免费送书信息,点进去看了看,“免费”二字总是具有吸引力,对于制定了至少每两个月看一本书的“丰满”计划来说,还是更有挑战性的,好吧,来吧,拉到文章最后,说是报名附上书评,被选的几率会更大些,那现在,就开始我在简书发表的第一篇文。
在搜索栏里打上了“书评”,搜索结果大多是“如何写好书评”,对于还不清楚也未曾写过书评的我来说,精彩的书评,似乎更容易表达读书后的感觉,虽没有作者那种神般的领悟,但总觉得书中的一点让我印象深刻有所不一样的体悟便足够了,毕竟这种读书的感觉是从小的规律作业“每周一篇读后感”练就出来的。那为什么我现在不爱看书了?什么使我变成了只买书不看书的“养书虫”?书从什么时候变成了书架的饰品?
当书变成了饰品,你变成了“输”虫。
小的时候每逢不明白的问题,都会毫不犹豫的问父母长辈
“为什么晚上会有星星?”
“天空是黑的,星星是亮的,当天空变黑时,星星就亮出来了。”
“那为什么天空会变黑呢?”
“因为地球宝宝会一边自己转一边围绕着太阳妈妈一直转,当地球宝宝将屁股对着太阳妈妈时,天就黑了。”
“地球宝宝为什么要自己转呢?为什么太阳妈妈不转?”
。。。。。。
孩童时的我们总是只负责问问题,家长会半认真半虚假的将各种静止普通的事物描绘的有声有色,仿佛一篇篇短篇的神话,而渐渐地长大了,懂得自己思考了,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似乎更偏向于回答问题,似乎能够回答他人的问题是件光荣的事情,问问题渐渐少了。
工作后,大家将头脑风暴运用到各个项目、工作内容中,活跃于纸上,表达于嘴上,越探讨越激烈,新鲜的想法一个个从脑海了蹦出,在这风暴中,完美无瑕的方案,往往来自于各个新鲜想法的结合,若是将提问风暴融入于头脑风暴那无疑是锦上添花,色彩斑斓,既能保证方案的新奇,又能最大可能的保证稳固。提问式思维们能够将你带入一个更加七彩的世界。
“我怎么才能证明自己是对的?”
&“我怎么才能了解更多?”
“到底是出一道无解答案的题目难还是解一到无解的题目难?”
一个要的是固定答案,一个要的是无限的可能。一个即将让自己陷入评判,一个即将让你踏上新一层阶梯。
你,选择哪一个?
没有人能够限制你提问的方式,没有人能够限制的想象的方式。“我只能做这么多吗?”,“我怎样才能做的更多?”
“我能做的更好吗?”“我有更好的一面没有展现,怎样才能更加了解更多?”“这些我可以尝试,他人身上的闪光点我能学习到什么?”
与自己对话,足够了解,才能足够信任。
还等什么。
Change your questions,change your life.
虽然作者提出的工具自己还不能完全理解,但至少现在在工作中,在评判者与学习者的分叉路口,我会站着思考十秒,你不能踏入评判的深渊。虽然还没能真正体悟到神般的改变提问,可以改变人生,但至少知道提问真的是件魔力的事情。
学生时的我读后感一定是先摘抄几句最喜欢的句子,然后分析一遍,觉得真是美极了。或者说“如果是我就不会这样”,仿佛书中场景是为自己而设,而我,就是故事的主角。
这篇不标准得书评,不标准的读后感到此划上句号。
“为什么晚上会有星星?”
“因为星星知道你怕黑,所以出来陪伴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