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海边散步,遇上退大潮,捡到许多漂亮的贝壳石头,令我想起一个刚刚认识的蕙质兰心、手巧心灵的姑娘。经她手绘的书签,雅致精巧,寓意深长。
我在群里@她说,如果能把这些石头送给她作画就好了。
没想到她二话不说,干脆作答:寄给我,我画出来。随即私信我表示她出邮费。
这让我有点吃惊。行动力这么强的姑娘,必须支持啊。
可是难道真的要寄一堆石头过去?似乎有点 little crazy 啊。
老公也对此表示了质疑:石头可是很沉的啊。
我没有犹豫,决定帮她完成心愿。老公也积极配合,又趁大潮之际到海边捡回来一些更加平滑的小石头,次日快递至她所在的南方城市。
等见到她的作品后,想到那是来自黄海边的石头,是不是会有仿佛也参与了创作的成就感呢?
是不是正因为一份懂得,我们才会做出一些看上去有点超出常规、出乎意料甚至不可思议、不太寻常的举动?
我们平凡普通、日复一日的生活,是不是也正因为这些时常发生的“不寻常”而变得有趣和鲜活了呢?
那是十六年前的圣诞节。
从图书馆回来一进门,同宿舍的两个女生就冲着我叫:快看!
我快步走到自己的桌子前一看,吓了一跳:上面摆着一棵圣诞树,确切的说,那不是一棵,而是好大一枝!
打开卡片,上面写着:“这个圣诞节,##(现在的老公)远在俄罗斯,就让我替他送你一份圣诞礼物吧!”
这时,惊喜的制造者——丽跑进宿舍,兴冲冲地问我:“看到了吗?我今天路过南门时,看见正在砍柏树,我灵光一闪,这不是可以作圣诞树吗?你一定喜欢这些东西。我就问工人们要了一枝,扛在肩上,一路背回来,大家都奇怪地看着我。怎么样,喜欢吗?”
怎么可能不喜欢呢?
岁月如风。
毕业后,她留在学校教学,我到青岛工作,各自蜗在自己的小窝里,在一些特别的日子里互相轻轻地问候。
每每想到曾经有一个人,为你背着一棵大树枝,穿行在校园的小路上和人们的目光中,我的心中就生出一种别样的情怀,感动,骄傲,幸福,温暖......
二十多年前的九朝古都。
她是个丹东姑娘,长得很漂亮,浓眉乌发。东北口音,S和Sh常常混淆。
有缘人千里来相会。我们俩一个班,上下铺。
母校的 9 月仍然十分炎热。被子没法盖。东北的她初来乍到,未料到这个情况。而我带了一件毛巾被,浅桔色的,虽是单人的,但也不算小。
熄灯后,我爬起来,摸出一把小剪刀,把我的毛巾被从中间剪开一个口子,然后双手硬生生地把它撕成了两半。
我递给上铺的她其中一半,她很心疼,说多可惜啊,不盖也不要紧的。
我们俩一人裹了一半。
我们俩在整个大学期间一直是一对“患难”姐妹。
毕业后她去了内蒙,为了爱情,她调到宁波,后来又双双去了厦门,离家越来越远。
我把这两块毛巾被用针线缝到了一起,缝得歪歪斜斜。我带着它来到青岛,我的家再怎么搬来搬去,家里的东西再怎么断舍离,它都留在我的柜子里,有的夏天还拿出来盖盖。
这么多年,我们仅见过屈指可数的几面,可是从未曾生疏过一丝一缕,一分一秒。
每当我遇到人生重要关卡,她都会在遥远的地方,守望着我。
我们彼此牵挂着,尽管天南海北。
我们互相挂念着,可能再见时,我们都已经老得不像话。
在一个培训班上住进一个宿舍好多天之后,由于聊到彼此都喜欢的一种美食——米皮,越说越近,最后惊诧地发现竟然是老乡,她曾住在我每天骑车上学必经的路上。虽然她不是在那里出生的,但在那里生活了好多年,如今她的父母姐妹也都还居住在那里。
米皮虽然不是家乡的特产,但自从它落户在我们那个城市之后,就一直蓬勃有力、欣欣向荣地存活在大街小巷和人们的午晚餐中。尤其五号米皮这个牌子叫得最响当当。
我和她都好这一口,无奈青岛很多年都没有一个像样的米皮店,只有每次回家的时候大快朵颐,狠狠过一把嘴瘾。
有一次她从老家坐飞机回青,悄悄给我捎了两份五号米皮。
一份米皮几块钱,虽然不贵,但却不易携带,一旦时间久了就会变 tuo,失去了它的美味。而且,谁会带着几块钱的米皮飞行千里,送到你的手中,就为了给你解解馋?
那晚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我打伞来到小区门口,从她手中接过沉甸甸的黄色搪瓷盆,里面米皮、调料、辣椒油分开盛放,现吃现拌。
用友情、乡情、用心、温暖等等各种调料拌成的米皮,吃得不知道有多香呢。
我们的姐妹情在老家和青岛之间来回穿梭。有一次她中秋节回老家,给我的父母送了些礼品过去;有一次国庆我回老家,得知她母亲住院,赶紧和Z先生到医院去探望;有一年夏天我父母来青岛,在我结婚纪念日那天她请我们一大家子吃饭,还买了一个大大的蛋糕。
正因为彼此的懂得,才会为对方做几桩特别的事。
正因为彼此的在乎,才会为对方做几件不寻常事。
如果你生命中遇到了一位如此待你之人,是你的福份,也是你们的缘份,好好珍惜才是硬道理。即使相隔千山万水,这份罗曼蒂克也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