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15年,SOHO终于不再是一个需要铁人三项才能幸存的行业了。各项条件的完备,使得新媒体从业者、微电商创业者、平模甚至打游戏都能与艺术家、自由撰稿人等一道,成为SOHO大军中的一员,而且还活得不错。
这只是开始。随着很多领域的标准化,以及独立从业人员业务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员会成为“独立承包人”,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他们。
二者都是有好处的:
对于独立承包人:
项目选择自由,可以选择自己热爱的内容;
工作时间自由,完成任务可以自由的放假;
收入可观,而且能够把潜力发挥到最大化——毕竟是为自己打工;
有了客户和好评,不愁找不到客户。
对于企业来说:
对于有时间周期或者简单单调的工作,完全可以委托出去;
单位需要2个人的花费,独立承包人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得非常好,而且所花费的成本更低,不必“养闲人”;
支出更少,效率更高;
随时可以更换,找到最优人选等等。
当然,大家还可以举出更多的好处来。
未来5年,SOHO或者几个人的小公司将成为社会分工的一部分。而这种社会重新分工需要一系列的基础建筑支撑。创业者如果能在这些领域进行创造,或有发现。
现在已经有一些网站,比如猪八戒等在做一些外包的小活儿,豆瓣也有交换技能或者兼职或者外包的项目。但是总体来看,他们在构建产品的时候,仍然围绕一个小的领域在做,没有去建立SOHO时代的行业标准。
举个例子。
大公司当然有自己的法律顾问。那么小企业是不是可以有?如果一个律师是20个小企业的法律顾问,每个法律顾问每月只出500块,是不是双方都能得到更好的照顾?但怎么把二者更好的结合到一起呢?
如果有了很多SOHO人员,怎样维护他们的权益,前述做SOHO的律师,是否也可以为SOHO提供服务?他们怎样获得更多的机会,又是否可以出现全新的连接SOHO人和企业的全新创业公司呢?
思考一下。
本文已发布于指尖儿(zhijianer.me),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