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这个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后,貌似有许多人都在过分强调仪式感这个词,例如生活中的仪式感,节日的仪式感...
而当这个词汇的传播过程中,正一步一步拖垮着一些人。
我身边不乏有朋友圈里精致摆拍的人,而生活中却邋遢不堪,衣服胡乱堆砌。去健身房打卡,健身十分钟,拍照一小时。旅行不再是放松,给自己休息的时间而是去一味地为了发朋友圈,各种凹造型。
记不起来从什么时候起树立的价值观就是女生发过朋友圈的衣服就已经是穿过很久的了,大家总是处于一种疯狂购物的状态,甚至去过早进行信用透支,讲究这个月的消费,下个月来还款。之前有一位用花呗的朋友告诉我说,这个月生活费一发就赶紧补上个月的漏洞,根本停不下来啊,乐此不疲。
社交网络一片繁荣,现实生活却一地鸡毛。
吃饭只吃精致摆盘的网红店,去书店阅读也只变成了一种拍拍照,凹凹造型的伪仪式感。
当仪式感变成压力,生活中的精致变成logo的堆砌。许多人也就渐渐地活在了他人的眼光中,总是有人会告诉你,在你的潜意识里灌输,女生看到口红就需要买买买,衣服穿过几次就应该换新的一批,过节日男朋友必须送什么什么,如果不这样就是不爱你。
这些所谓的真理,正在改变着许多人。可真正的仪式感,并不是来源于物质,反而是精神层面。持续自律,努力付出后得到的回报。来自于一次次自我成长的喜悦。
仪式感的真正意义大概就是取悦自己吧。
保持阅读习惯,偶尔自省。当你不再假装有仪式感的时候,也许生活会自在很多。
拿我自己举例子,不要盲目跟风。在微博上,有一条微博定位在我们当地美院,一位网友说我长得很像学艺术的女孩子。其实看到我还蛮惊讶的,可能是我经常分享一些照片,或者一些调色鲜艳的东西。也许只能看到照片与视频展现的一面,而往往忽略了本质的东西。
我学习的专业所驱,我必须去练习并且提高拍照,拍视频,运营等技能,所以可能照片也就很多了,我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摸索,提高自己。可能别人只是看到的另一面,也许并不知道是为了完成“任务”做这个事情。
听我认识的一位自媒体朋友讲,现在有美食博主许多人都是刷粉刷赞去获取店家的认可已取得广告。不知名的博主一个月可以接高到十几条,二十条的店面试吃,拍照,为了一次300到500块的车马费,而去宣传所谓的店铺,大量的宣传,铺天盖地地影响那些喜欢跟风,晒朋友圈,伪精致,打卡网红店的人。至于好吃与否,看起来也并不重要了。
再比如很多美妆博主,她的职业就是化妆加上卖彩妆,经常会为了好看的妆容教程尝试多次,职业所驱,她必须去了解最新的彩妆,购买,况且很多美妆产品也是品牌爸爸直接寄送的,那么她一柜子化妆品,难道我们这些普通人还要去效仿吗?认为一桌子根本用不完的彩妆就是所谓的精致,仪式感。
经常会有文章讲仪式感有多么重要,可我觉得生活的自在与舒服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自己充实的方法,不是一味的买买买就可以弥补的。
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