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位家长朋友求助:马上快开学了,该上初二的儿子明确表态不去学校,认为去学校不如在家自学,问我怎么办才能说服孩子去学校。她是那么的着急,但是谁敢说给个“灵丹妙药”让孩子吃下去,孩子就去学校?何况这个孩子的厌学问题从几个月前就开始了。
那时我通过和她交流,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夫妻俩在孩子教育上意见相左,常态是妈妈娇,爸爸敲,两人都缺少科学的教养方法。导致青春期的儿子和爸爸之间几乎不说话,在学校人际关系不好。
当时我除了按照院长的理念给到她具体的操作流程,还建议她给孩子约咨询,她和老公学系统课。她不以为然,只听了一次线上的试听课,就再没下文。
我每次一打话,她都说最近可忙,然后我不再追着屁股问她。甚至我想着也许孩子情况好转了,那真是万幸。结果孩子还是越来越严重,从最初的住校一一走读一一请一天假一一请两天假一一经常让请假一一一周都不去一一现在要彻底不去。
如果从一开始家长重视的话,通过咨询和学习都是可以调整的。现在想调整不知要付出几倍的时间和财力。
教育只能教育那些愿意接受教育的人一一王纪琼
上面的案例也并非个案,厌学的孩子遇到不爱学习的父母让我们着实无奈,不知道那些家长们如何看待家庭教育。
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很多时候甚至是身教重于言传。
你生活在这个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我接触过很多优秀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
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象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在有意无意地培养出来的。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
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
说到教育孩子,不得不提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
培养孩子有两个重要方面,硬实力和软实力,对应的就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一一王纪琼
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适应,努力把孩子的分数提上去。应试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目前我国有1000万左右的“闲散”的未成年人。他们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学业落后、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
所有厌学的孩子都是不能完全适应应教育,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先接受教育,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导师。
家长一定要做孩子的人生导师一一王纪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