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令人唏嘘的命运,一场徒有幻想的梦境,一幅悲哀与幸运交织的画作。这,便是我看完《骆驼祥子》后的感受。
《骆驼祥子》主要讲述了来自农村的祥子在北平拉洋车,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破灭,经过三起三落,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的故事。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一个令人唏嘘的命运
起初看完,只是沉默,对于黑暗的旧社会将“人”变成“鬼”这样的罪行,怀着平常心看待,确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毕竟,改变不了什么。
过后,回想起来,便愤愤不平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这令人唏嘘的命运,有两个原因。从客观来讲,是当时的旧社会使他经历三起三落而备受打击。但从主观原因来看,他本身的懦弱也是导致他屈服于命运的原因。祥子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没有所谓“坚强的意志”,只是恰好遇见黑暗的旧社会,使得他不再平凡,而成为了人们眼中的一个“刺儿头”,随之,他原先那些朴实的品质也淹没于黑暗。
一场徒有幻想的梦境
明明很虚幻,却非要将它视为现实,何苦?无论是他想要获得一辆属于自己车这样的梦想,又或是曹先生给他了一次次所谓的希望,在命运之轮的转动下,都是无踪的罢。
这本书的出现,或者说,祥子原型的命运的出现,就在于他的梦想和对生活的希望。而如果没有这些,这本书就不会有人看,但,这个生命还是存在。因而,或许我们谴责的是那黑暗的旧社会,但真正可悲的却是梦想与希望的出现,正是因为它一次又一次破灭,才使得祥子在争扎中堕落,分外痛苦。
不过是一场虚伪的梦境,却非要那么认真的和自己较真。除了使人们有了一个谴责旧社会的理由,还有什么呢?黑暗的旧社会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几滴水珠,而祥子却……想到这儿,我不禁感叹:多么可悲的牺牲品呵!
一幅悲幸交织的画作
当我们过分关注于这场悲哀时,就会忽略一些小确幸。
其一,我很庆幸,我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毕竟,我还没有做好成为“鬼”的思想准备。无论怎样,必须要承认,那是一个令人发指的年代。其二,我很庆幸,可以在老舍先生的笔下,看到祥子在成为“鬼”之前——人的样子。我们不可否认,祥子曾经是勤劳朴实,充满理想的一个人。而在生活中,我们更注重的是一个人是否有恶习,而并非他曾经是否是一个好人。老舍先生则给了我们一个更加全面认识人的途径。
在悲哀祥子的同时,心底的一些小确幸并不是什么罪恶,反而会更使我心生怜悯,更令我深思一个牺牲品背后的意义。
在读完《骆驼祥子》后,我开始反思好与坏、善与恶、虚与实、悲与幸。或许是我想的过于繁复,但,这些反义词真的是反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