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了在微信公众号“能学多少学多少”日更以来,感受到如果,只是说的“如果”能影响更多人接受新事物,学习点财商教育知识,这个事情值得做一辈子,探寻这些年,终于找到如何使用余生这条命,即使命的意味。尽管有时候让人感觉到有“说教”的味道,有就有吧,反正即便看了文章,对自己也顶多是消耗点时间,也没有什么损失,最起码头脑里会有些投资的印象就行。
塞壬歌声
资本市场行情出现,Siren的歌声响起来了,身边的小朋友开始不淡定了,源于看着目前账面“浮亏”心里不太舒服,出现波动,因为我们拥有“不交易权”,因此,
浮亏浮盈是市场的噪声。
捡钱思维
如果换个角度,标的物便宜了,瀑布了,市场出现恐惧情绪,同样的钱,基于长期定投思维,就可以买到更多的便宜的筹码,在一定程度上,你有别人就不会有,不售卖,市场上流动少,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稀缺。当下的恐慌,极大可能是听到了什么消息,不淡定了,然后抛售,造成连锁反应。
学史明智
前一段时间看一本书,华宝空调因为缺少现金流支撑,区区几百万欠款,因为挤兑的连锁反应,造成了一家上亿资产的企业崩溃。长期定投策略践行者,不应该All in,手中始终有现金,那么就始终可以买到便宜的筹码。
思考尺度
当下市场的波动,以小时,天的角度去看所谓的K线,作为正常人,短期投机主义者肯定不淡定,因为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哪里,就是以市场的波动作为话题为生。如果,用月、季度,甚或是年的角度去思考,去拉大尺寸去看市场,会发现当下只不过是一个小浪花而已,然而有些人是在小溪里生活,从未看到过大海,因此大海里的巨浪会让其翻船。
践行逻辑
仔细听大多数人的话,认真研究少数人判断,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对自己的钱高度负责任,钱也是嫌贫爱富的势利眼。
孙子兵法
一章 计篇第一
《孙子兵法》的价值观。我们读《孙子兵法》,往往第一个字就读偏了,偏得很深刻,是价值观的偏差。这第一个字,就是第一篇的篇名,《计篇》的“计”字。
人们常常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并列,甚至并为一本书,叫《<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不过,《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是一回事,三十六计的“计”,是奇谋巧计,阴谋诡计;《孙子兵法》的计,不是用计,不是奇谋巧计,而是计算的计,是讲计算,不是讲计谋。
为什么说把“计”理解为奇谋巧计,是价值观问题?因为那是人性的弱点,贪巧求速,总想设个奇谋巧计就搞定了。这恰恰是孙子反对的。《孙子兵法》不是讲奇计得胜的书,是讲实力决胜的书。孙子的“计”,是基本面,不是操作面。是最拙的,不是最巧的,“计”,是计算实力对比,对比计算的科目有五项,叫“五事七计”。
五事,是道、天、地、将、法。七计,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就是比较敌我双方的政治、天时、地利、人才和法治。所以孙子的计,相当于咱们现代管理学讲的SWOT分析,比较敌我双方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
计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知胜。比较这五个方面,七个科目,在战前就能判断胜负。计算比较后,就知道有没有“胜算”。
---源引自华杉讲透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