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张爱玲的半生缘,读了一部分,张爱玲的文笔堪称绝妙,尤其心理描写极其细腻,景物描写恰如其分,烘托人物的性格,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让人拍案叫绝。感觉她的笔触很冷峻,简洁,不管人物遭遇多么悲惨,她像个侦探,冷冷地叙述案犯现场可能发生的事,她不渲染也不简化,能感受到她克制自己的感情,珍惜笔墨。她叙述的不动声色,只尽量还原真相那样。读这本书,很有画面感,也能让人产生代入感。我猜张爱玲估计是个很敏感的人才能把那些当事者心理写得那么具体而真实。这让我联想到她的年少经历,可以理解她的笔触为何这么冷静,简洁,对人性的描写直接而深刻,好像她经历过那些磨难,竟然对那些人性了如指掌。
大学时读过她的书,看过相关的电视剧电影,但只是感觉好,不久却忘了,只记得些许情节。好像只是看了个画,感觉很好,好在具体什么地方却不知晓,所以很快忘了。而这次看过,却印象深刻,一是因为自己阅历丰富,自己已结婚生子,对男女感情婆媳妯娌之间的矛盾理解更深,因为见多了人情世故,对男女主角处境所产生的情绪以及心理变化都可以理解。这作品好像一个美女,一旦自己了解这美女的内涵,读出了以前没读出来的书的价值,不由得对此书的作者更加钦佩。张爱玲年少曾因与继母发生口角,被继母诬陷,遭受父亲拘禁半年,差一点因痢疾丧生,之后自己设法逃脱出来。这段经历让她早熟,看透了人性。她曾遭受过非人的待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于她都成为以后笔下的文字,可谓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二是因为自己文学素养提高,思想成熟了,读出以前忽略的细节的深意。以前只关注男欢女爱,这次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种种痼疾。乱世让不法商人得以钻空子,囤积居奇,为富不仁。女主的姐夫是这个例子。有了钱的寻花问柳三妻四妾,没钱的连成个家都有问题,常常不能善终。如果不是那个混乱的年代,男主女主也许早走到了一起,女主不必一错再错,幸福完全葬送。其实现代社会也有类似的痼疾,房价居高不下,有钱的房子多,有的甚至包养女人,没钱的房子没有,成家也无望。做丈母娘或婆婆的无奈尴尬局面,能说会道,见钱眼开的丈母娘会使心机,帮着女儿争家产,会见风使舵,见了得势的唯唯诺诺,遇到失势的落井下石。老实巴交的本分老太住女儿家都感觉不当,好像寄人篱下,住儿子家跟媳妇又怕连累儿子。总之把自己看的低贱,处处为儿女着想,其实过多的受礼教约束,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束缚得如茧里的蛹,像尘土,草芥一般。看着让人可怜。还有日本侵略所造成的残忍行径让人发指。可作者轻猫淡写一过却如四两拨千斤般,让人看后脊背发凉。
这样的书真值得多看几遍。想到围城也如此,看后感觉回味无穷,那些人物那么鲜活,脑子里还不时想去他们的对话。可谓理解的深,记得亦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