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豆腐,不禁让我想起了色香味全的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还有一个传说:清朝末期,成都万福桥码头旁边有一家小馆子,老板娘脸上有麻子,人们都叫她陈麻婆。同治元年(1862年),陈麻婆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码头工人、脚夫,店里的东西已经不多了。都快打烊的时候,又进来了一伙,要求老板做点又下饭,又热和又便宜的菜。陈麻婆看店里没什么菜,只剩下几盘豆腐,一点牛肉末,现去买菜肯定不行,已经太晚了。陈麻婆急中生智,把豆瓣剁细,加上豆豉,放油锅里炒香。加点汤,放下切成两厘米见方的豆腐块,再配上其他调料,加入炸酥脆的牛肉末,勾芡收汁,起锅以后再来上一把花椒面辣椒面洒在豆腐上。那群人吃了后一盆色鲜味美,麻、辣、烫、囫、嫩、鲜的豆腐就上桌了。这一伙人个个吃得鼻子冒汗,整了好几碗饭,吃得肚儿溜圆,口中大呼畅快。后来那些苦哈哈的民众开始一传十,十传百,都晓得陈麻婆做的豆腐又好吃,又下饭,又省钱,来的人越来越多,结果这道豆腐菜就叫陈麻婆豆腐了。后面成了麻婆豆腐。
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端上桌来。香气迷人的麻婆豆腐,你在几米外就有一股麻辣鲜香的味道扑鼻而来;而走近细闻,香味就更加浓郁了,麻麻的香味中夹杂着一点淡淡的香葱味道,当中还有一点辣椒的香味,闻着那股香气就已经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了。
麻婆豆腐吃起来滑滑的、嫩嫩的。吃到嘴里,嘴巴略微带点麻麻的、辣辣的感觉,而滑滑的豆腐感觉是它自己早已到肚子里去了。吃过之后,嘴里还残留着那些香味,真叫人忍不住再来一块。我还有个小秘密要告诉大家:你用筷子将豆腐夹起来的时候,使劲去夹它,夹哪里它就裂哪里;如果你夹到比较硬的那面,它不会裂开,而是像爆炸一样炸开来了。
麻婆豆腐的做法看起来是十分复杂的,其实非常简单:把豆腐切成一个正正方方的小块,让它们一个个“跳”入热气腾腾的水中热热“身”,再把它们捞出来,一会在用。接着,把肉切成,用植物油把肉块炒酥。然后,向锅里倒入适当的油,打开开关,向油中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干辣椒、花椒和姜片,等油在七、八十度时放入豆腐丁,再加上适量的淀粉,翻抄几下,再加入适当的盐、黄豆酱、豆瓣酱,点上一点白酒,最后用小火慢慢烧两分钟,在快起锅时加入少许的盐,这道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就大功告成了!
麻婆豆腐的特色在于麻、辣、烫、香、酥、嫩、鲜、活八字,也称之为八字箴言。听了我的介绍,你也来一碗麻婆豆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