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交华盖是江湖,忘年之交洒糊涂。
网络不漏红颜珠,借此推浪让贤鲁。
本命年遇忘年交,一个小可爱闯入我无趣的生活。
从“信”说起。
在个人所盛不多的字库中,我识得两组字:"江河湖海"算一组,"思来想去"算一组。八字扒去四字,余:思江想湖。
念思想的江湖,忏对文字不恭的态度。
简书平台,万众一心搞写作。这是一个写作的江湖吗?没能力探究。但,在简书的来去间,沉于江湖感令我随时遭遇到自己思想的浆糊。
01 微信相忘于江湖
简书短信尚无群发功能,否则写个简书也不会得清净,果真如此也就只能如微信好友们一样相忘于江湖了。
除非不启用信息功能!微信与简书的合谋困绑,真够绝,不用微信就限制简书功能!
这腹诽也有些时日了,故它自个也渐自淡出。岂料旧人渐隐新人来,处江湖之远纯粹是梦。
02 简书万众遇一心
简信栏里,来了一位陌生人的信。
(本文所引含链接均得到简友认可,即同意引用三个内容:简书号及文章地址和所写评论。)
简信(2019.07.09.10:05):
可以支持一下我的处女作吗?谢谢
回应(2019.07.09.12:55):怎么支持法?
简信:您可以帮我写一条留言,留言要在微信上去看了,才能留哦,您可以加我微信
在微信看完文,去简书号再看人,简书名字为"我的小饼干不见了",新颖可爱。
文字呢?不忍心的题目——《论18岁发表》。
微信中,我当叔叔了,那我给你找找小饼干。
读了四遍要求评论的这篇——《你想我嘛》,实在无从下手。
孩子太实诚谦虚了,她说:"其实,我文化水平有限,文笔写的也不是太好,那是不是该多看书啊……"
我只好硬评以完成任务,以下是半小时才挤出的内容:"爱情的路上,坎坷难免。女主人公失去了那个人,却在心里装了他的魂。与一见钟情开头比,这个'抑郁'的收尾苍白了些。"
不忍心拒绝的后果很严重,我为此抑郁了。浆糊一句:此文,收尾不苍白,因为没收尾。
03 文心无雕
不想挑剔与批评就刹了车。然而,有人来撞车——谢彩霞(踩侠),也谢善意提醒之友铁笔郎君sun,还谢本文主人公的持续"骚扰"。
对铁笔郎君的一声"前辈"后的直言,我特欣慰。
然后,对忘年交的小友之执着,更是感动。毕竟在我几十年真实的教学生涯中,很少遇到这么"难缠"的学生。
因被授权录入对话的局部文字,稍带把"扬名"的微信号也置入了本文。故,当孩子发来"黄老师,不好意思,我因为要学习,所以换了一个微信号,想和生活分开"的微信时,汗颜极,并清除了引用的微信号码。
事实证明,我想多了。
她又用新号,续言"叔叔,您写我的那篇文章,我可以转出去吧[坏笑]"。
她又用新号发文《写文是为了什么》,并在十天内提了N多问题,比如:
黄叔叔,您觉得我这篇有什么不足之处可以帮我提出来吗?
您说如果投进中国作家网,然后审核过了,是什么意思呢?
我网上查不到那是什么意思,您知道的比我多,我就只好来问您了[难过]
黄叔叔,您看这篇文章怎么在简书加入专题40个[衰]
我是否有耐心面对一个十八岁的"孩子"?没有!
我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极简(简书平台之一义),如,针对第一条我仅表扬"文从字顺","我看不出不足来";又如针对第四条,我应了"写作目的之答案,其一名利,其二身心,其三天地人和。"
学问者,学提问。一个十八岁以下的孩子,可不受此限。希望忘年交之"小饼干"学会提问。
顺便荐书一本,名曰《学会提问》。
附出版信息如图。
后记
一早见"废柴江湖第8季送贝",撒个欢报个名,顺便把此事捊一捊。在捊的过程中,孩子微信来了!聊了很多,会成为简友吗?未来才知道。
又乱了的节奏,撒完欢,学回雪夜访戴,默念十八岁对文字的执着而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