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个跑步微信群里做志愿者已经3个多月了。具体的任务是收集、保管每个人的跑步押金,并在固定时间里把押金还给完成任务的人,把没完成任务的人的押金作为拼手气红包普发给群里每个人。
3个月前,我觉得自己不可能愿意做这样的活。耽误时间、精力不说,毕竟收钱管账的事儿,一不留神没算好,多发了少发了都是伤感情的事儿。没想到有一次看到前一个志愿者忙得辛苦,过意不去,一不留神就说出“让我试试”的话。
每个周一上午是我最忙的时候,首先处理另一位志愿者发给我的统计数据;然后根据完成跑步任务的不同情况,分成几类,不同类别发不同金额红包;最后把未完成押金作为拼手气红包发出去。前前后后,大约费时几个钟头。如果单位事情不紧急倒也罢了,就怕手头有事跑不开,那可真有点手忙脚乱。
不过3个月后,却感觉做志愿者越来越有意思起来,这种因为爱好而聚集起来的微信群,本来就没有实际压力,来自全国各地的跑友,聊起来是熟人,本质上基本还是陌生人社区,所以均能做到理解和宽容,也基本都能示人以最美好的那一面。
从我自身而言,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为别人服务,其实我觉得最受益的还是自己!
第一,因投入而产生的归属感。自从跑步以来,被拉入无数的跑步群,基本上每个群都有打卡的要求。如果认同群的理念,跑完步把截图往群里一贴,就基本上再也不看群任何内容了。但是做了志愿者之后,我开始经常关注群消息,觉得很神奇,因为他们聊天的内容之广之深让我诧异。我这才明白为何家门口跑团的那帮子人会经常约饭约酒约会,因为其实通过微信群了已经深入了解了。未投身其中之前,群里伙伴始终是一群陌生人而已。
这么一发现,仿佛生活也增加了一层维度,这个群也成为我流连时间最多的一个群了。
第二,因不断增加的人际交流,了解多元的“他们”。除了发放红包,我还承担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有新跑友进来,我会主动加为好友,然后向人家介绍跑步规则等,回答别人的问题。如果有人要请假,要来说明下。也有人来吐槽,或者来质疑,那么我就充当好事之徒的角色,反复解释或者安慰。还有人总是不跑,周周奉献红包,一般我会委婉劝退。这种背后的沟通交流,是我先前完全没有想到的,没想到反而成了意外收获最为丰富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微信群名片中一个个抽象的纸片人,成了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各个不同,研究人本来就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好不好?有的人越来越喜欢,有的人越来越钦佩,有的人却因斤斤计较、反复无常觉得有点烦。
第三,“再部落化”从纸面来到现实。这个跑步群无疑就是吴伯凡老师说的“再部落化”(retribalization)的完美体现。伯凡老师说,再特殊的爱好都会形成稳定的群落,符合当今互联网的主要发展倾向。以学业(同学)或者单位(同事)构成的微信群往往因为纽带松散,而显得凝聚力不够、活力不够,但是以相同爱好为纽带的群落,则会迸发出惊人的生命力。吴伯凡老师直接下结论:
假如我们要观察、要研究、要理解当代文化,如果忽略了再部落化现象,就可能陷入到比盲人摸象还要可笑的一种状态中。
如此看来,作为这个部落的志愿者,我竟然得风气之先,春将水暖鸭先知,那可实在是美透了。
12月28日是这个跑步群的建立一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的跑友说好那天早晨9点前相约一起跑个十公里。虽然那天寒流来袭,虽然膝盖疼痛依旧,想想大东北的人都在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下奔跑,一切困难算个啥呢!给别人发红包,首先得看好自己的红包好不好!
行走 学习 悦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