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季节更替,脚上的鞋子也该换了。
小琴打开鞋柜,面对着四十多双鞋子,犯了难,到底穿哪一双呢?
她从上到下一双一双检索着,顺手拿起了黑色中腰单靴弯着腰抬起脚穿上。怎么这么松?好像有点大,去年正好的,今年怎么大了?只好脱下重新放回鞋柜。
这回她拿出了那双棕色粗跟系带皮鞋,两只穿好,在屋子里走了几步。好沉呀!这鞋怎么这么沉?走路会很累的。买的时候没觉得呀。只能脱下来重新选择。
这次选了黄色尖头细跟鞋,穿着走来走去,合脚是合脚,就是这颜色有的不好配衣服。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小琴还在试鞋子。不是肥了就是瘦了,不是重了就是轻了,不是颜色深了就是颜色浅了,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合适。
真是怪了,当初买的时候都挺好的,怎么现在全不合适了?是提醒要我买新的吗?
有一句话说,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小琴想起来, 当初买这些鞋子的时候,的确没有尊重脚的意见。
比如那双红色的水晶跟皮鞋,是和好朋友一起逛街时,无意中看到的。她只瞥了一眼,就喜欢上了。导购拿来她的号码,一试,能穿,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可是这双鞋买回来之后,一次都没穿过,因为颜色太鲜艳,太扎眼,穿出去回头率一定非常高。小琴没有这个勇气,只能让它们安静地躺在柜子里。
还有那双白色带着金属头,鞋跟像根小棍一样细的鞋子,也是一时冲动买的。样子倒是很好看,可是穿起来,真心脚疼。那根细棍顶在后脚跟上,像个没尖的锥子一般,紧紧地锥着你的肉,很难受。
这双白色阿迪运动鞋,当初买的时候可是价格不菲。记得那次是专卖店打折,感觉很实惠,就去了,结果那天没有自己合适的号,要想买必须选择大半号的款式。小琴犹豫不决,导购说,大半号不算大,垫个鞋垫就好了,这次促销力度大,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小琴听信了她的话,买了下来。刚开始穿的时候垫个鞋垫还行,一周过后不行了,鞋子被撑开了,脚在里面晃晃荡荡的,来回跑很不舒服。
更可气的是那双漆皮的方口鞋,看起来亮晶晶的,鞋面能当镜子用,很好看。可是穿在脚上,苦不堪言。因为它不透气,捂脚,一天下来,脚就像被水泡过一样,白得吓人,还湿乎乎的。
这就是买鞋没有征求脚的意见,所造成的困扰。以后买鞋,一定要多听听脚的声音,脚感觉舒服了,点头同意了,再买,别盲目冲动地乱买了。不然只能自讨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