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印,印满中华;中华年,年越欧亚。年味儿似一缕麝香,萦绕古今;年的故事是一棵古树,根深,叶盛,千年。
过年,求的是一份阖家欢乐,盼的是一份风调雨顺,愿的是一份岁岁平安。这样的年,似乎一切依旧:歌声,笑声,鞭炮声,小孩儿的打闹声,大人的谈笑风生,还有春晚的家长里短,“三尺巷”述说一片浓浓的乡里情。可是,一切味淡,红包派送成了一道春花繁簇、合乎众乐的大剧,各位明星盛装出席,各个企业不约而同,他们,成了千家万户春节的重头戏,春节,也成了他们的独角戏台。
是时代的必然,还是年味儿在千年的洪流中的确淡了,还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历史必然早早的发生在中国年的身上?谁也解释不清,老一辈人过着自己特色的年,新一代也在伸展着自己“新”年的根系。有人说,传统可以继承,旧俗可以更替。可我说,丢了自己千年的文化,就是遗落了扎了千年的根。
有一种植物叫做落地生根,有一种风景叫做落叶归根。根是中国味儿,中国印印在一颗中国心。
中国年是传统年,年味的流失应当引起每一个中国人的注意。过年,要以继承传统为核心,新时代元素的加入应当作为年味儿的加浓,而不是作为一种目的导致年味儿的冲淡。过年,回老家看看,老家的乡亲是否你还记得;过年,带上父母出门逛逛,外头的风景,或许只有过年才有你的陪伴;过年,全家人照上一张全家福,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五十年后,待物是人非,想起那个和他们一起过的年,你会感动,会思念。
离家的人儿,记得过年给家人打一通电话送上祝福和思念;家中的人儿,放下手机,放下红包的诱惑,和家人唠唠嗑,和爸妈说说一年来的开心事,和兄弟姐妹出门耍耍。人儿啊,年味儿是人味儿,不要让人在年之中,心在年之外。年,过的就是个团团圆圆;年味儿,求的就是个人在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