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篇文章《远离你身边格局小的“穷人”》,开头是,马未都先生曾在节目上说过这样一件事:
他们家的保姆,有个坏习惯,总喜欢偷拿他们家东西。
她一般不拿大东西,而是喜欢偷偷摸摸地顺走一头蒜、两片姜、一些花生米什么的。
一般抓到保姆偷东西都会开除,但马未都没有,而是选择好好跟她说:
“你如果需要什么你可以拿,但是你得说一声。”
但保姆还是屡教不改。
这样的人,也许物质上并不贫穷,但做事的格局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什么是格局?
格局,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直接反映,是一个人心胸气魄的体现。
读到这里,我忽然感觉我们这些叛逆孩子的家长,怎么这么像 格局小的“穷人”?!喜欢贪“小便宜”,只注意孩子的一次作业、一个动作、一时的考试、卫生、刷牙、冼脸等等眼前小事的得失,内涵让人一望到底,但自己却感觉不到。
最经典的想法和表达就是:我都是为你好!
为了让孩子按自己的标准、自己的要求、自己的格局生活、学习、习惯等,喋喋不休,甚至大打出手。给孩子、给自己、给家庭都造成了无尽的痛苦,还恨孩子不争气!
却无论如何也感觉不到,孩子也在恨自己太格局!
现在,跳出这个这个限制回头看,是否是成天跟孩子纠缠于鸡毛蒜皮的琐事?是否光顾着计较眼前的蝇头小事,而忽略了相信孩子会有大的成就?是否是只注意到眼皮底下的既得利益,而没有看到孩子的一生发展,无法专注于,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过孩子真正重要的人生命题?
所幸,我们来到了爱不完,明白了我们是以爱之名,绑架了孩子的人生,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复本或副本。限制了孩子的成长。限制了孩子的发展,限制了孩子的格局。
好在,我们觉醒了,我们醒悟了,我们在学着看开,学着放手,学着放大格局。
我们真正明白了,叛逆期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和蜕变期。孩子就是在叛逆期发展出独立的人格。
如果没有独立的人格,父母不在的时候,他要如何去面对呢?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独立做决定的自由,以及独立承担后果的权利。
文章里有说:层次越高的人,反而计较得越少,因为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更重要的事情上。
是的,在爱不完学习这么长时间,越来越多地感觉到,跟孩子的计较越来越少,而孩子却越来越省心,越来越自觉,越来越有范,越来越值得信赖和欣赏。
在这里,不只是家长的修为在提高、格局在放大,孩子、家人和周围的人,也被感应到了不同层次的修为和格局的放大和提高,
2.
文章的后面还提到: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词,叫“隧道视野”。
指的是,一个人如果身处隧道,能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
格局小的人,目光短浅,看不出事物之间的因果逻辑,更容易庸碌无为地度过一生。
格局大的人,总会在放弃微小利益的同时,获得更大的利益。
就像电影《一代宗师》中所说的“人生的三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若想让自己拥有更开阔的思路和更长远的眼光,就应该站在高处、站在开阔的地方,去拓展眼界,增长见识。
作家路金波说过:
千万不要给你的孩子只塑造一个世俗的、眼下的、渺小的世界。
要从小给他看星空、海洋、恐龙、神话、圣贤。
这样,等他长大的时候,他就有足够的胸怀容忍各种无趣的生活。
是的,我们学习爱不完,学习吸引力法则,读爱不完和更多的书,遇见更多的风景,不再为一时的失意而斤斤计较,不再为眼前的利益纠结难平,我们在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让自己和孩子拥有更多可能性。
放大格局做父母!
放大格局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