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相识,相处,相知,总是伴随着这样或那样的感觉。或喜欢,或厌恶 ,或爱,或恨,或亲近,或疏远。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些感觉决定的。
每个人都有一种基本的需要,叫做“爱与归属”的需要。一个人要生活得幸福,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可以说是必不可缺的。但是,从小到大甚至到老,有几个人学过如何去营造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关于这方面,心理学有大量的研究,有高深的理论。然而,对于非专业的人来说,多数不愿意去进行那么深入的学习。我想谈的,只是一些最浅显的,却是我相信很重要的观点和有效的方法。
想要建立高质量的关系,就要用心去了解对方。“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这句话可列为“老掉牙的常识”。而细观身边,就很容易发现,有太多人根本不了解自己以为最亲近的人。亲不知子,子不知亲;夫不知妇,妇不知夫;师不知生,生不知师······亲子不相知,则亲子多冲突;夫妇不相知,则夫妇难和谐;师生不相知,则教学难见效。
读者诸君,不妨静下来问问自己: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谁是最重要的人?他是哪一年出生?有着什么样的童年经历?他跟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亲人的关系如何?他有哪些重要他人?他有哪些改变人生轨道的经历?对于他来说,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事业的成功?快乐?健康?奉献?爱情?金钱?自由?还是别人的肯定与喜欢,或者其他?他喜欢什么?比如,喜欢什么颜色?什么音乐?什么食物?他又讨厌什么?他又什么梦想?他又害怕什么?他为什么而欢喜,又为什么而忧愁?他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感受到被肯定、被尊重、被喜欢、被关心、被理解、被认同?他如何获得安全感?他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当他受到挫折时,他会怎样应对?当他无聊时,会怎样去消遣?最后,他是如何成长为今天这样的人?
要了解的东西这么多,而且有很多方面不是短时间可以了解到的。但是,这些用心都是最值得的。因为,当我们了解一个人时,许多冲突就可以避免,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而且,我们可以轻易地打动对方的内心。因为,当我们做到重视他所重视的,珍惜他所珍惜的,给予他所喜欢的,避免他所讨厌的,帮助他追求自己的梦想,减轻他的担忧,得到安全感,理解他的感受,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出他的肯定、尊重、喜欢、关怀和认可,增加他生活的乐趣,那么,很可能,对方会被深深的感到,因为,你成为了他的知己。事实上,你,我,他,每个人都深深渴望有这样的知己。当我们满足自己亲人、爱人以及朋友的这份渴望,或者他们满足我们的这份渴望时,我们便会感受到,人间好温暖;我们会感受到,生活的意义。
每个人都需要被了解和理解,然而,孔子说:“不患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懂自己,只怕自己不懂别人。要改变关系,每个人只能做自己的这部分,从而引发对法的改变。我们最好是给自己最重要的人建立一个档案表,因为有些细节我们常常会忘记。